澳門筆會成立於1987年,宗旨是促進作者聯繫、交流寫作經驗、研究文學問題、輔導青年寫作,積極建立和加強與國際及其他地區文學組織之間的關係。
邀請澳門青年作者泛涵、波本及凌朗分享作品,並與內地新銳作家蔣在共同討論創作,吸引一眾文藝愛好者到場。
文學是什麼?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上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給文學下定義,除了審美這一維度,還涉及社會、心理、文化等多種因素,不同時代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歸結。
華士古達嘉馬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曾開拓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的新航路,促進了歐亞貿易的發展,也開啟了葡萄牙對亞洲國家的殖民活動。這座花園是澳葡時期歷史的一個印證,作為其核心部分,達嘉馬銅像及基座上刻劃的三桅船、羅盤、金錨和海浪等浮雕,本質上是葡國歷史文化在澳門的藝術物化。一連串的文化符號,融入著名史詩《葡國魂》的詩意想像,在頌揚達嘉馬航海精神和業績的同時,藝術地或史詩般地實現了殖民合法性的建構。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六年來,這種澳葡時期遺存所承載的歷史記憶已經並正在被現實生活重構,而〈華士古達嘉馬花園〉,正是在這種新的時代背景下,一種“現實認同與歷史記憶”的對話。
一篇兒童文學作品的優劣好壞,評量標準確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普遍認同的是,兒童文學既是文學的,更是兒童的,簡言之,即是兒童文學裡一切的一切,都是為兒童服務(注意不是媚童)――李俊文《杰杰與世界上最棒的公園》一文的思想底蘊,正好與這概念相合。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