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筆會主辦,澳門筆會青年協會及澳門別有天詩社承辦,青年文學營詩歌專題一連三場的課程,七月六日下午三時於澳門筆會會址展開第一場“閏六月詩人對談”,由澳門青年詩人甘遠來、陳家朗以“自時間切割下的天工”為題,探討現代詩創作技巧。筆會兼青協理事、青年作家李懿、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張譽馨、余少君博士、鄭昀博士、首屆文學營學員及多名自發報名的文學愛好者參與。
陳家朗以歐陽修、韓愈、紀伯特作品為例,介紹現代詩的佈局和起承轉合方法,分享創作竅門,指出先學寫作方法,再積累閱讀量,特別是多欣賞優秀作品,對詩歌創作更有幫助。

甘遠來以如何寫詩、如何讀詩為大方向展開,透過剖析作品,指出觀察周遭事物,融情於物、以物喻人等小詩創作技巧,強調深化情志、製造記憶點和留有想像空間在現代詩創作的重要性。
文學營學員陳自恆表示,課程讓他學到寫作技巧,提供明確實例,對初學者甚為重要。報名旁聽的文學愛好者朱嘉怡表示,講座資訊豐富,為初學者提供創作指引,補充了在學校比較少教的詩歌知識,也啟發了她要多從古典作品中汲取創作養分。

第一屆澳門青年文學營由澳門筆會主辦,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資助,每屆為期兩年。“閏六月詩人對談”系列一連三場,邀請不同世代和風格的六位澳門詩人,圍繞作品討論諸種現代詩議題,推動詩歌欣賞和創作。下一場對談將於七月十三日下午三時繼續在筆會會址舉行,由鳴弦、雪堇以“洗手間與舊盒子”為題開講,活動歡迎公眾報名旁聽,座位先報先得。報名或查詢可電郵至outerskypoe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