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吟唱遥远而神秘的歌曲。那迎面吹来的清新海风夹杂着湿润微甜的水珠熏得人醉,我任凭那风将我拉入我腳下土地的前世今生。我拾起腳下的贝壳,想起澳门这名字的由来。数千年前,这片土地的先民们在此捕鱼为生,生生不息、歷代传承,这时她唤作“蚝镜”,大抵是因为这裏盛产蚝,蚝的内壳明亮如镜。而随着时代变迁,南北有两山对峙,就好像港口“澳”之门,“蚝镜”逐渐变成了“澳门”。在小小的渔村中,人们安居乐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风起息,潮涨退,千年如一。可十六世纪的一阵东南风吹过,第一批葡萄牙人越洋而来,繁忙的海上贸易与人员往来改变了这条小渔村的命运。澳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东西文化碰撞交融提供了土壤,文化交融也在此盛放出一朵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漫步于澳门的街头巷尾时,中西式的建筑林立。这些建筑既有西方的精緻与华丽,又有东方的深邃与厚重,它们像是中西文化的桥梁,连接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展示着它们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和谐共生。用手触摸着富有韵味的古老建筑。葡萄牙人在澳门带来了宗教,他们广修教堂,“花王堂”、“风顺堂”……我顺着路一步一步走,蓦然看见,西方传道士与澳门本土人在这裏建起的种种建筑,这儿有着歷史书上欧洲文艺復兴时期的风格,西式炮臺,还有中国最古老的灯塔和中式庙宇。浪漫优雅,颜色绚丽,屋身华美的老古董让我不禁想像在多年前,外国来的商船在这裏停靠,和古朴典雅的华夏文化结合在一起,平底起高楼。妈祖庙屹立着,在百年香火的供养中,是否也在保护着此区的航海平安呢?
那海风悄悄的从我的袖管口钻进去,把我拉回了现在。在节日的欢乐庆祝中,中国传统的土地诞、娘妈诞、浴佛节本就诞生于此,西方的復活节、耶稣圣像巡游……也深深紮根。探访着街边的精品小店,漫步于巴黎人花园。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我最喜欢的葡国鸡便是来自亚洲、非洲的香料,欧洲和中国的食材产生奇妙反应而成,澳门的特色葡式蛋挞、猪扒包等美食,它们既有西方的精緻与美味,又有东方的独特与创意。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中西文化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交融与共生。从前老澳门的街头就已经赢来本地人的青睐,如今那澳门味道已经是很多人心中难以忘却的乡愁。
那海风离开了我的怀抱,一往无前奔向彼方广阔的海洋。它和别的洋流交融在一起,将我们的祝愿带向远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首家喻户晓的歌已经伴随我成长多年。这首歌曲在1999年响彻澳门的上空,澳门歷经了百年变迁,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生长于此的我们见证了一国两制的开展,澳门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蓬勃在时代中谱写着新的故事,回归之後澳门的经济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政府恢復对澳门行使主权後,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我们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空前高涨。奶奶总会对我感嘆道:“你们这代最幸福了,一定要在祖国的怀抱裏茁壮成长。”我骄傲于我的时代,能够在祖国的坚实臂膀下沐浴这本土文化和异国风情的奇妙融合。
随着时间长河奔湧向前,如今的澳门,静静屹立在祖国的南海岸,富饶而繁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千旅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这裏领略古今中外文化交融的奇妙景观,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这些形形色色的旅客与勤劳善良的澳门人民一起,写下新时代中一页又一页精妙绝伦的澳门故事。
澳门的文化绵延,熠熠生辉。当海风再次吹过这美丽的小渔村,我不禁感嘆,我生于这片土地,深深爱着如今盛世之下繁华的家乡,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而这独属澳门人的独特乡情也将承古拓今,生生不息。属于澳门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