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晚,京剧演员史依弘在澳门文化中心演唱京歌版《七子之歌》。其後,“史姐姐的京剧世界”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转发了史依弘版《七子之歌》,总浏览量达10w+。也就是说,除现场观众外,更多观众是通过新媒体平台感受史依弘演唱这首澳门回归祖国标志性的作品的艺术魅力;而非京剧观众,也认出这是热播电视剧《繁花》裡的“史老师”。她端莊大器的台风和深情的演唱,一行腔、一举手投足,都在传递着美好。

于澳门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包括好感输出、正面形象赋能。一个深受观众喜爱、自带流量的京剧大咖,以一首歌来诠释澳门的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命题上亮出答案。

史依弘参与的是一台超过八成演员是澳门本地人的民众演出、由澳门十三个社团联合主办的“同声歌祖国:青春礼赞——澳门各界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晚会以一曲《红旗颂》拉开序幕,京歌版《七子之歌》、《我和我的祖国》、葡萄牙《法朵》、《彩云追月》、《保卫黄河》、《推开未来之门》、《领航》等作品、以歌以舞,融群众性、团结性、艺术性于一炉,表达澳门各界同心向祖国、携手共发展的爱国爱澳之情。

史依弘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採访时说,在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之际,献唱《七子之歌》,非常有意义。

梅派大青衣言简意赅,话语背後是她的家国情怀。

记得依弘曾说她想连演系列的穆桂英剧目:《穆柯寨》、《枪挑穆天王》、《天门阵》、《杨门女将》到最後《穆桂英挂帅》。穆桂英在京剧舞台上确实是一个色彩丰富的人物形象,且和梅派渊源深厚。梅派艺术的绚丽始于《穆柯寨》,那是跟随父亲归隐在穆柯寨时的穆桂英、初见杨宗保的穆桂英;梅派艺术成熟圆满的句号终于《穆桂英挂帅》。受传统文化滋养、舞台上常演穆桂英的史依弘,同样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此次专程来澳门演唱《七子之歌》,史依弘对祖国、对澳门的深情,可见一斑。

作为澳门人,我对《七子之歌》,亦有着无法言表的情感。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随着中央电视台製作的五集纪录片《澳门岁月》的播出,澳门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一首《七子之歌》被瞬间传唱,连带着演唱者容韵琳清纯的模样、稚嫩的歌声和那并不标準的普通话,一起走进人们关于“澳门回归”的记忆。

《澳门岁月》总导演李凯,是个本事很大、平和谦逊的人。从闻一多的诗到传唱至今的《七子之歌》,其间的转换,是李导之功。我至今仍记得他当年的讲述。某一天,李导在家偶然翻到了闻一多的诗,读到诗中七子之一子——澳门,想起了筹备中的纪录片《澳门岁月》……就这样,有了李海鹰含泪创作的《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之际,我写了一部澳门歷史题材京剧《镜海魂》搬上舞台,导演翁国生将《七子之歌》的旋律贯穿其中。

再将镜头拉到二○一九年,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最忙碌、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的一年。

七月,莲花卫视李自松台长正在筹备澳区政协委员和青少年“同声歌祖国”晚会,想将《七子之歌》改编成京歌,是否能由我来演唱。当时我心中存疑,一首传唱了二十年的歌曲,再改编,难;让大家接受,更难;由我这个只是爱戏的非专业人演唱,难上加难。但李台长的这一创意,又着实吸引了我。我是一个喜欢不断探索和突破边界的人,于是试着去找志同道合者——着名京胡演奏家、作曲家张顺翔,我们是多年的朋友,彼此熟悉。电视剧《大宅门》的京胡音乐,是顺翔演奏的,意味深长。对于改编《七子之歌》,顺翔当即应允。我对顺翔说,一九九九年,《七子之歌》唱的是澳门人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情感;二十年後,新的《七子之歌》应该是澳门人一份深情的诉说。不过一星期,我听到了京歌《七子之歌》,无须多言,一切我想要的艺术表达,都在作品裡了。

二○一九年十月八日,京歌《七子之歌》在“同声歌祖国”晚会节目单上。当我领着童声演唱的龙紫岚在台口候场的时候,忽然生出一份别样的体会。此刻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一个关于澳门的故事:“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要娓娓道来,唱得味淡情浓,给我们的下一代。这是传承。

五年过去了,其间我不时思考,好作品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和传唱。

半年前,京歌“七子之歌”又出现在这一次“同声歌祖国”晚会总导演蒋潇玲女士的候选节目单上。在我心目中,史依弘是唯一的演唱人选,不作他想。仗着和依弘的交情,我向她表达了想法,想来有些冒冒失失,但好作品是我的底气。欣慰的是,依弘对作品很是欣赏,慨然应允,一举促成了这次史依弘版《七子之歌》。

依弘向记者讲述,第一次学唱这首作品时她哭了,因为感动。她说,闻一多的词本身就美好灿烂,加入皮黄腔,多了一份深情,那是家乡的味道,唱起来有回家的感觉。

当晚,看着舞台上演唱的史依弘和庞思珵(童声演唱),眼前疊加出五年前、甚至一九九九年容韵琳那批孩子在大三巴前合唱的场景。随着岁月的沉淀,这首歌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再度唱响,讲述二十五年来又一个传承的澳门故事,多么好!

2024 年10月1日《澳门日报》第D05版:新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