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便是一年一度的班际蓝球赛,五年级队将迎战个子高、实力强的六年级队。这几天,五年级蓝球队裡传出输球的言论,练习时也失去了拚劲。班主任黄老师了解到情况,约队员们下午放学後到图书馆听他讲故事。

队员们来齐了,心裡在嘀咕:为什么不是练球,而是听故事呢?黄老师微笑着开口了……

十六世纪中期,远在欧洲南部的葡萄牙因为航海技术先进,驾驶大帆船来到东方,向明朝大国叩关,在广东沿海做生意赚钱。为了贸易方便,葡萄牙人渐渐在澳门上岸搭建草木房子暂居,後来每年向明朝朝廷缴纳五百两地租银,得到了正式的租住权後,在澳门大量建造房屋和教堂。葡萄牙商人在贸易中发了大财。

同是欧洲的航海大国荷兰动心了,在1600年4月,六艘武装荷兰船驶向东方,来到了珠江口,要求向明朝朝廷进贡,企图瓜分葡萄牙商人的利益。朝廷官员李凤早已对葡萄牙人贿赂他的财宝不够多而怀恨在心,唆使船队驶来澳门,让荷兰人与葡萄牙人来个龙争虎鬥,意图由荷兰人来取代葡人。

当时澳门没有城墙和堡垒,也无炮兵和步兵守卫,在得知有荷兰船队来犯时,澳门的葡人兵头立即将所有人组织起来,对敌人可能登岸的地方进行严密防禦,荷兰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年,荷兰为了争夺殖民地,向亚洲派出一支舰队。这支舰队在海上横行,截刼葡国商船,抢走货物。由于荷兰人不断袭击,葡萄牙人违反明朝政府不准在澳门筑城墙建堡垒的命令,开始兴建炮台,第一座是妈阁炮台,之後是东望洋炮台、大三巴炮台、嘉思栏炮台、圣伯多禄小炮台、烧灰炉炮台等七座炮台,还在澳门铸造大炮。

紧张的气氛渐渐逼近……

1622年5月29日,澳门上空响起了爆炸声,一支荷兰船和英国船组成的队伍开炮轰击澳门城。居住在澳门的人立即组成队伍防守,在劏狗环海滩(渔翁街下面的海滩)筑起沙坝,派小船在港口巡逻,并把沿岸所有炮台炮列备置妥当。但是另外又有十二艘荷兰战舰驶到澳门海面加入作战,对澳门形成包围之势。

请看6月23日下午澳门南面的嘉斯栏炮台这个战场吧。那时嘉斯栏炮台下面是一片海洋,三艘船舰停泊在炮台不远处,战鬥随即展开,从二时打到六时,舰队打出三百五十发炮,澳门回击一百至一百二十发炮,嘉斯栏失守了。

第二天,第二个战场在澳门城的东面又打响了。荷兰舰队司令莱尔森率领六百士兵,在城东沙滩登陆。澳门的守卫者虽然用铳枪射伤了莱尔森,但在无法抵抗强大兵力之下,退到东望洋山上。荷兰士兵们手持长枪,弓着腰排着队形,在随队的大炮不停的火力掩护下,一步步向澳门城中心进击。

澳门既没有正式的军队,人力又不多,在军力悬殊之下,敌方很快便在今天的得胜花园附近瀰漫一片,待趟过小河便向大炮台高地抢攻了。

在澳门参加作战的人除了葡萄牙人外,还有中国人、马来亚人、印度人、黑人等。突然,河滩上一声轰隆巨响,火燄升腾,荷兰兵被炸得断臂甩腿。原来有一位耶稣会神父在大三巴炮台上开炮,轰,击中了荷军的火药桶,令荷军阵腳大乱。保卫澳门之战取得胜利!一些奴隶还因在战鬥中表现英勇,当场获得自由。

故事完结了,黄老师继续说:6月24日,葡萄牙人在这一天战胜比他们强大得多的荷兰人,而这一天是天主教纪念圣若翰洗者的节日,从此葡人奉圣若翰洗者为澳门城市保护神,亦把这一天定为“澳门城市日”了。

至此,队员们明白黄老师以故事来鼓励士气,不要未战先放弃。比赛最重要是比风格,比鬥志,从比赛中提高技术水平,输赢反而不重要。

资料来源:《澳门编年史》第一卷(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註1:开始葡萄牙人向明朝广东地方官员缴纳的泊船税是贿赂金,後来每年缴纳的五百两地租则正式纳入国库。缴纳地租有个简单的仪式,在关闸前,澳门葡人将一个装有白银的口袋交给中国官员,然後领取收据。中国官员则向交租葡人赠送一罎中国酒和一些糕点。澳门葡人通过缴贿金向正式交纳地租的转化,也证明了葡人寓居澳门已获得明朝政府的认可。

註2:6月24日澳门城市日以前是澳门公众假期,回归後已取消了。

圣若翰节

圣若翰节(Nascimento de João Batista 或Arraial de São João)是居澳葡萄牙人及土生葡人社群的传统节日及庆祝活动之一,具澳门本土特色,于每年6月举办,为纪念1622年6月24日居澳葡人击退荷兰入侵而设。由于6月24日是天主教的“圣若翰洗者纪念日”,居澳葡人认为是得到圣若翰保佑而获得胜利,自此将圣若翰奉为澳门主保,把6月24日定为“澳门主保日”,後改称“澳门城市日”。自2007年起,土生葡人社群以“圣若翰节”的名义举办嘉年华活动,为宣扬葡萄牙风情和土生葡人生活文化,传颂城市故事,延续这项传统节日。

作者简介

汤梅笑,笔名林中英。籍贯广东新会,澳门出生。曾任《澳门日报》副刊编辑。澳门笔会现任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澳门、香港、内地出版过儿童故事集《爱心树》,散文集《人生大笑能几回》、 《眼色朦胧》、《相思子》、《自己的屋子》、《女声独唱》、《头上彩虹》、《日子轻轻地过去》;短篇小说集《云和月》,以及文学评论集《澳门叙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澳门小说的文化品格与叙事範式》等,2005年获澳门特区政府颁发文化功绩勋章。

全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