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便是一年一度的班際藍球賽,五年級隊將迎戰個子高、實力強的六年級隊。這幾天,五年級藍球隊裡傳出輸球的言論,練習時也失去了拚勁。班主任黃老師了解到情況,約隊員們下午放學後到圖書館聽他講故事。

隊員們來齊了,心裡在嘀咕:為什麼不是練球,而是聽故事呢?黃老師微笑着開口了……

十六世紀中期,遠在歐洲南部的葡萄牙因為航海技術先進,駕駛大帆船來到東方,向明朝大國叩關,在廣東沿海做生意賺錢。為了貿易方便,葡萄牙人漸漸在澳門上岸搭建草木房子暫居,後來每年向明朝朝廷繳納五百兩地租銀,得到了正式的租住權後,在澳門大量建造房屋和教堂。葡萄牙商人在貿易中發了大財。

同是歐洲的航海大國荷蘭動心了,在1600年4月,六艘武裝荷蘭船駛向東方,來到了珠江口,要求向明朝朝廷進貢,企圖瓜分葡萄牙商人的利益。朝廷官員李鳳早已對葡萄牙人賄賂他的財寶不夠多而懷恨在心,唆使船隊駛來澳門,讓荷蘭人與葡萄牙人來個龍爭虎鬥,意圖由荷蘭人來取代葡人。

當時澳門沒有城牆和堡壘,也無炮兵和步兵守衛,在得知有荷蘭船隊來犯時,澳門的葡人兵頭立即將所有人組織起來,對敵人可能登岸的地方進行嚴密防禦,荷蘭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年,荷蘭為了爭奪殖民地,向亞洲派出一支艦隊。這支艦隊在海上橫行,截刼葡國商船,搶走貨物。由於荷蘭人不斷襲擊,葡萄牙人違反明朝政府不准在澳門築城牆建堡壘的命令,開始興建炮台,第一座是媽閣炮台,之後是東望洋炮台、大三巴炮台、嘉思欄炮台、聖伯多祿小炮台、燒灰爐炮台等七座炮台,還在澳門鑄造大炮。

緊張的氣氛漸漸逼近……

1622年5月29日,澳門上空響起了爆炸聲,一支荷蘭船和英國船組成的隊伍開炮轟擊澳門城。居住在澳門的人立即組成隊伍防守,在劏狗環海灘(漁翁街下面的海灘)築起沙壩,派小船在港口巡邏,並把沿岸所有炮台炮列備置妥當。但是另外又有十二艘荷蘭戰艦駛到澳門海面加入作戰,對澳門形成包圍之勢。

請看6月23日下午澳門南面的嘉斯欄炮台這個戰場吧。那時嘉斯欄炮台下面是一片海洋,三艘船艦停泊在炮台不遠處,戰鬥隨即展開,從二時打到六時,艦隊打出三百五十發炮,澳門回擊一百至一百二十發炮,嘉斯欄失守了。

第二天,第二個戰場在澳門城的東面又打響了。荷蘭艦隊司令萊爾森率領六百士兵,在城東沙灘登陸。澳門的守衛者雖然用銃槍射傷了萊爾森,但在無法抵抗強大兵力之下,退到東望洋山上。荷蘭士兵們手持長槍,弓着腰排着隊形,在隨隊的大炮不停的火力掩護下,一步步向澳門城中心進擊。

澳門既沒有正式的軍隊,人力又不多,在軍力懸殊之下,敵方很快便在今天的得勝花園附近瀰漫一片,待趟過小河便向大炮台高地搶攻了。

在澳門參加作戰的人除了葡萄牙人外,還有中國人、馬來亞人、印度人、黑人等。突然,河灘上一聲轟隆巨響,火燄升騰,荷蘭兵被炸得斷臂甩腿。原來有一位耶穌會神父在大三巴炮台上開炮,轟,擊中了荷軍的火藥桶,令荷軍陣腳大亂。保衛澳門之戰取得勝利!一些奴隸還因在戰鬥中表現英勇,當場獲得自由。

故事完結了,黃老師繼續說:6月24日,葡萄牙人在這一天戰勝比他們強大得多的荷蘭人,而這一天是天主教紀念聖若翰洗者的節日,從此葡人奉聖若翰洗者為澳門城市保護神,亦把這一天定為“澳門城市日”了。

至此,隊員們明白黃老師以故事來鼓勵士氣,不要未戰先放棄。比賽最重要是比風格,比鬥志,從比賽中提高技術水平,輸贏反而不重要。

資料來源:《澳門編年史》第一卷(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註1:開始葡萄牙人向明朝廣東地方官員繳納的泊船稅是賄賂金,後來每年繳納的五百兩地租則正式納入國庫。繳納地租有個簡單的儀式,在關閘前,澳門葡人將一個裝有白銀的口袋交給中國官員,然後領取收據。中國官員則向交租葡人贈送一罎中國酒和一些糕點。澳門葡人通過繳賄金向正式交納地租的轉化,也證明了葡人寓居澳門已獲得明朝政府的認可。

註2:6月24日澳門城市日以前是澳門公眾假期,回歸後已取消了。

聖若翰節

聖若翰節(Nascimento de João Batista 或Arraial de São João)是居澳葡萄牙人及土生葡人社群的傳統節日及慶祝活動之一,具澳門本土特色,於每年6月舉辦,為紀念1622年6月24日居澳葡人擊退荷蘭入侵而設。由於6月24日是天主教的“聖若翰洗者紀念日”,居澳葡人認為是得到聖若翰保佑而獲得勝利,自此將聖若翰奉為澳門主保,把6月24日定為“澳門主保日”,後改稱“澳門城市日”。自2007年起,土生葡人社群以“聖若翰節”的名義舉辦嘉年華活動,為宣揚葡萄牙風情和土生葡人生活文化,傳頌城市故事,延續這項傳統節日。

作者簡介

湯梅笑,筆名林中英。籍貫廣東新會,澳門出生。曾任《澳門日報》副刊編輯。澳門筆會現任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澳門、香港、內地出版過兒童故事集《愛心樹》,散文集《人生大笑能幾回》、 《眼色朦朧》、《相思子》、《自己的屋子》、《女聲獨唱》、《頭上彩虹》、《日子輕輕地過去》;短篇小說集《雲和月》,以及文學評論集《澳門叙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澳門小說的文化品格與敘事範式》等,2005年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文化功績勳章。

全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