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便要跟今年说声再见了。每年年尾,该去旅行的一家大小,已经到了别处享乐,该筹备节日庆祝的工作人员,也正忙得不可开交。没假期留在澳门工作的我,这个星期不再需要提早半小时出门,就可以优闲地享受这裡原有的缓慢生活节奏。
下班後的黄昏,天气好得不像话,虽然气温只有十多度,但夕阳的馀晖足够照暖打工人的心。你约我吃饭,我看时间还早,便不驾车,由关前街走到大三巴,再由白鸽巢走到边度有书看书打发时间。徒步有好处,就是可以让你一边行走,一边见物思情,回忆生活在这裡的人与事,譬如卢家大屋、女娲庙,你总会在色彩斑驳的建筑外墙,看到时光流逝。
沿途老街坊不断跟我打招呼,彷彿迎面扑打的北风毫无杀伤力,如刀割肉般的难受感觉,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走着,走着,便想起了本澳摄影师陈显耀在某专访中说过小城旧区有着浓浓的邻里情怀这句话,今天眼底所看见的,大抵就是这种感受吧。邻里们亲切友善的待人态度,让我心裡很舒服。朴素、热情、善良──构成了这座城市更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构建了回归後随处可见的澳门形象。
经过老房子、老店舖,来到热鬧非常的议事亭前地,我又突然想起了摄影师陈显耀在访问稿中展示的一组“苦难善耶稣圣像出巡”照片──记得你曾说过,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是你最不能遗忘的一天。希望我能够在主教弥撒与讲道前到来,因为过了这段时间,整座圣奥斯定教堂便会挤得水洩不通,我不能再轻易找到你的身影。而我却偏偏不相信,迟到了。後来我才知道,你是一位虔诚的教徒,每年都会参与这座城市最盛大的圣像游行。
为了爱你,我开始尝试去了解苦难善耶稣巡游的传统。原来,它源于葡萄牙,于每年耶稣復活前四十日前後举办。不说不知道,这个传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以上的歷史。游行的主角是一座木製的耶稣雕像,祂扛着十字架,头戴荆棘,右膝跪地,面容苦痛。但愿我们卑微的爱情,不需跟着耶稣扛着十字架走这条苦路,才能到达爱的巅峰。从此以後,我们的约会,我都不敢再迟到了。
这时,你正和几个朋友迎面而来,与我会合後,一起到附近的餐厅吃晚饭,庆祝彼此相识十周年,以及澳门回归二十五周年。入夜後的新马路,不再人头攒动,不再人声鼎沸,街灯将黄昏之前的那些热鬧,写成了一段又一段宁静的诗意。我们酒醉饭饱,一边说着圣像出游的往事,一边牵着手散步回家。路过岗顶时,看到月光照射在圣奥斯定堂上,你突然笑得很灿烂,犹如这裡不曾消失的繁华……
圣像出游
圣像出游指一年一度的澳门教区盛事“苦难善耶稣圣像出游”(Bom Jesus dos Passos)。圣像出游在澳门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上溯至1708年,是极具地方特色及代表性的宗教盛事,俗称“出大耶稣”,是天主教“苦难善耶稣九日敬礼”的一部分,于每年四旬期的首个周六及周日进行。出游队伍主要由澳门教区主教、神职人员和大批本地及海内外的教友组成,以“拜苦路”的方式进行来象徵圣经中耶稣受难死亡的经过,澳门治安警察局乐队亦会沿途演奏哀歌,场面莊严。该圣像出游现时分两天进行,首先自圣奥斯定教堂出发前往主教座堂,翌日返回。回程时会有扮演圣妇维洛尼加(Veronica)的女子在沿途所设的“苦路处”独唱哀歌,并由神父领祷及众教友答唱,气氛哀恸。圣像出游既是澳门的重要宗教节日,也吸引大批摄影发烧友“追龙”及游客跟随观看,场面壮观。
作者简介
贺绫声,澳门诗人,中国作协会员,着有诗集《遇见》、《如果爱情像诗般阅读》及《所有悲哀是眼睛,喜欢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