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為《母親往事並不如煙》一文考證人物時,令我想起另一宗尋找澳門人的故事。
記得二零零九年中,同事凌谷轉來一封來自姚天民的海外電郵,託我尋人。姚先生稱居於澳門的四伯公(祖父的四哥)姚鈞石,又稱姚伯泉,將藏書售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時維一九五八年。一九六O年,UBC成立了亞洲圖書館,次年成立了亞洲研究系,這批藏書成為了北美漢學研究的重鎮。然而時至今天,亞洲圖書館對姚鈞石的生平仍所知甚少。
姚天民受館方委託尋找這位從未見面的四伯公其人其事,可是父輩們已相繼去世,與四伯公的後人又失去聯繫,他透過互聯網遍尋澳門的資料,也沒有發現有關姚鈞石的任何訊息。而我從口述訪談所得,又十分零碎。幸而近年來,得益昔日報紙電子化,從中找到一些與姚鈞石相關的訊息。希望本文對UBC亞洲圖書館及姚天民尋找姚鈞石的生平來歷有一定參考價值,藉此提供更多鮮為人知的澳門史料。
卑詩大學購入古籍
一九五八年底,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簡稱卑詩大學,獲圖書館之友及姜納博士(Dr.Walter Koerner)的捐款,從澳門藏書家姚鈞石處,購得一批稱為蒲坂藏書(Puban Collection)的中文古籍。著名漢學家王健教授(JanW.Walls)表示,這批線裝書許多都是清代手抄本,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歷史以及廣東方誌,最重要的歷史藏書。
蒲坂藏書包括線裝古籍約三千二百種(含明本一百七十九種),約共四萬五千冊,多半為廣東著名之南州書樓舊藏。從內容看,有儒家典籍,半數為文學理論和音韻學著作;歷史類中有版本和價值極為珍貴的廣東省五十六個地區的方誌;在別集類中,有唐代詩人杜甫的著作五十種,清人作品八百種;叢書類中,更有其他圖書館和中國國內各館不常見,種類較全、版本罕見的書籍,最早的是元刻《晉書》一百三十卷,宋代抄本一種,明清版本以及五色至七色的套印本一千五百種;別集類中,有明至清初刊本一百五十種,都是頗有規模和自成體系的藏書單元,更是研究中文藏書史和版本學極具參考價值的實物。已屆九十多歲高齡的葉嘉瑩教授,當年經常到亞洲圖書館翻閱蒲坂藏書做研究,館方還特別為她準備了專用辦公桌。
蒲坂藏書前世今生
加拿大學者沈迦曾寫過一篇《蒲坂藏書的前世今生》的文章,表示當他翻開藏書的書頁見到蒲坂藏書、南州書樓、姚鈞石藏書、鈞石所藏金石書畫印等朱紅色的藏書章時,引起他的好奇心,於是對當年的購書過程展開追蹤。蒲坂藏書善本書目序明確說到,當時澳門藏書家姚鈞石欲出售藏書,而卑詩大學正謀求發展亞洲文化學術,於是請在校內執教的史學泰斗何炳棣教授前往洽商並成功購得,在一九五九年二月將藏書輾轉運抵溫哥華卑詩大學。沈迦曾請何炳棣回憶當時購書情形,何炳棣回答說“除了已寫入《讀史閱世界六十年》書中的回憶外,想不起更多的細節了。”
在何炳棣的回憶錄《讀史閱世六十年》裡,沈迦找到了以下若干片段:
“我旅遊時一向極力避免發思古之幽情,不過在澳門訪問富有晚明閩南風光的望廈村時,我卻要坐在一八四三年美使顧盛坐過的石凳上,簽署《望廈條約》的石桌旁,拍一張照片以為多年講授遠東國際關係史的紀念。"
“購書簽約之夜,澳門書主姚老先生包下五洲飯店全部屋頂花園,請出八十三歲退休的首席廚師貢獻專長,主客四人享用,男女四人環伺。我有幸,亦不能無憾地品嘗和預測這種吃的文化的行將永逝。"
何炳棣說的姚老先生就是姚鈞石,另有兩位陪同人士都是姚老先生的代表。一位姓張,一位姓劉,張先生是個傳統而又開明的商人,何炳棣在香港時,就是由他接待。而劉先生的古文底子很好。電話中,何炳棣對半世紀前遇到那些人還有深刻的記憶。
此外,沈迦還向何炳棣打聽過當年購書價格,何炳棣說“以前這是不能說的,屬商業秘密。那時我們在香港談好價錢,然後才去澳門。記得姚老先生的女兒也曾問我賣價多少,當時我都沒有講。不過,現在可以說了。你先猜猜,你覺得要賣多少錢?"沈迦猜不出。何炳棣說:“我告訴你吧,七萬美元,UBC揀了便宜。不過,在當時,七萬美元是筆大錢。"
澳門乃古籍安身所
清末民初時,嶺南藏書之風盛行,有稱粵省四家的番禺潘仕成的海仙山館、南海孔廣陶的三十三萬卷樓、康有為的萬木草堂和伍崇曜的粵雅堂。其它,還有南海潘宗周的寶禮堂、東莞莫伯驥的五十萬卷樓,番禺徐信符的南州書樓等。莫伯驥、徐信符以及姚鈞石都是因為逃避戰亂,攜帶藏書移居澳門的藏書家。
其中南州書樓主人徐信符(一八七九~一九四八),又名徐紹棨,他是廣東著名學者和教育家,曾在多間學校任教,這些學校不少是現代高校的前身,包括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也曾在廣東省立圖書館工作,撰有《廣東藏書紀事詩》。清末民初,時局動盪,藏書樓紛紛倒閉,書籍散出,徐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竭力收書,因此獲得不少嶺南藏書樓的舊藏及嶺南先賢、學者的著作刻本、稿本、鈔本以及批校本。一九三七年八月卅一日,日本轟炸廣州,在藏書難以保存下,他僅攜帶了部分典籍遷往香港,書籍開始散亡。後來避居澳門,在教忠中學任教,生活困難,約在一九四二年,將由港運至澳門的書籍,除將有關廣東文獻保存外,其餘以葡幣四萬元轉賣給姚鈞石。姚氏通過購買徐氏數千冊典籍,重建起私人藏書樓。傳說舜帝的祖先姓姚,而舜帝的都城建在蒲坂,姚鈞石認為家族是舜帝後人,故將藏書樓命名為蒲坂書樓。
姚鈞石之其人其事
UBC亞洲圖書館多年以來,透過不同途徑尋找澳門藏書家姚鈞石的生平來歷,直至二O一八年間,距當年購入藏書經已六十年之時,曾派員來澳訪查,仍然不得要領。本人應姚天民請求,收集了一些零碎的口述資料,其後,透過查找昔日報章消息,將有關澳門姚鈞石的資料大概整理,唯限於資料所得,恐有所粗疏錯漏,本文只為拋磚引玉而已。
(原刊於《澳門日報》澳門街版,2022年10月23日及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