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三国文化和荆楚文化的认识,了解荆州歷史风貌,体验江汉平原的生活形态,增进澳门与荆州的文学交流,澳门笔会得到荆州市作家协会支持,组织作家会员于八月十四至十八日到荆州採风,与荆州作家举行了《观三国:歷史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和再造》《金樽对月.静听不闻雷霆之声——文学视角的观察》《东辰草堂.芳草白云留我住——寻找遗落在江汉平原民间的楚文化印记》三场对谈,由荆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熊湘鄂、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主持。
荆州承载着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与歷史记忆,八月十六日举行的首场对话,围绕三国文化探讨歷史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和再造。文史专家张卫平表示,荆州是关公精神孕育地、关公祭祀开启地、关公习俗传承地,孕育出三国文化中的独特一支。荆州市文联副主席谢葵介绍三国文化与荆州的密切关系,认为关帝庙、关公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符号之一。两位专家强调,三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大一统思想,给予作家和歷史学家以丰富的素材、无限的空间与多样的课题。会上,廖子馨简介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指出其是澳门文学创作的财富,具有再造的独特性。澳门笔会副理事长关晓泉提出通过三国文化的宣教来提升青年文化自信。交流中,两地作家均认同,三国文化为三国歷史、歷代三国传说演义相结合的产物,有其丰富的歷史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显着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三国文化仍然富有活力,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种种诠释和二次创作,呈现出歷史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和再造的特性。
八月十七日举行的第二场对话,从文学视角观察酒文化与文学创作的深切关系。荆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定旺以白居易、李白、刘禹锡为例,简述酒不仅是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楚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荆州早酒,即早上饮酒的习俗,与广州的早茶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具有深厚歷史渊源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荆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陵少指出,楚文化、三国文化与荆江文化体现了对江河、对大地、对自然的敬畏,江汉平原充满诗意和想象力,催生了浪漫的骚体诗歌和「公安派」散文。澳门笔会监事长谭任傑表示,酒文化是物质生活丰裕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求索和生动展现,值得以此向外推广荆楚文化。
八月十八日,澳门与荆州两地作家就民俗文化的传𠄘展开第三场对话。东辰草堂负责人陈文东分享梳理、推广民俗文化的长年经验,他表示加深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提升人们的审美,在薪火相传的同时,有助于作家创作。廖子馨认为岭南文化与楚文化之间的差异,易生发碰撞,产生思想火花,激发创作灵感,希望两地作家加强互动。
对谈会上,水月、李文娟、李雪仪、胡婉萍、杨菁、郑靖、黄怡慧、周江明等澳门作家与荆州作家积极交流,分享创作心得;李懿、司徒子榆、甘远来朗诵了谭任傑创作的诗词《荆州游览随想》《临江乡.深谢荆州迎远客》,荆州市文联秘书长童奎吟唱荆州民调,气氛热烈。
是次澳门笔会荆州採风、文学对话收穫丰富,两地作家将于澳门与荆州的文学报刊上发表採风巡礼的优秀作品,推进两地文学创作交流。澳门笔会荆州採风团获得澳门基金会部分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