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笔会主办,澳门笔会青年协会及澳门别有天诗社承办,第一届青年文学营诗歌专题系列课程,本月十九日下午三时于澳门笔会会址举行最後一场“闰六月诗人对谈”,课程由澳门着名诗人望风、卢傑桦主持。澳门笔会副理事长关晓泉、本届文学营学员、一众文艺爱好者出席课程。

课程以“缪斯女神之宽恕”为主题,讨论创作、灵感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指出生活不乏许多灵感的瞬间,只要找到合适的创作状态和意象结合就能将其转化为诗意的表达。卢傑桦以漫画情节为起点,讨论诗歌创作的心态,创作时要保持内在热情,并肯定所有勇于表达自己的创作,指出现代诗歌文体短小灵活,适合青年利用碎片灵感进行表达,勉励青年人多创作。望风指出创作的另一种方法,以知识寻获的方式呈现现实生活,劝勉学生要做到“功夫在诗外”,在模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以及针对创作过程中灵感中断的问题,提出需要多感受生活,获取丰富的生命经验。学员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作困境时,卢傑桦认为创作者要明确自己写作的初衷是为了创作过程中实现自己。

文学营学员曾炜彬指两位诗人漫谈意象、灵感、创作状态、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了自己在创作中的困扰,让他对写作和诗歌的看法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参加活动的笔会青协理事洛书认为两位诗人对于诗歌的灵感来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通感、自我诗歌风格的造就等话题,进行深刻的讨论,引发思考。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文体的书写,其目的和为之追求的信仰,才是书写者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一届澳门青年文学营由澳门笔会主办,澳门笔会青年协会理事甘远来组织策划 ,活动获特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资助,每届为期两年。第三期培训课程为小说专题,将邀请内地青年作家蒋在于九月十三日以“缺乏社会经验,如何写好我的故事?”为题展开讲授。活动欢迎公众报名旁听,座位先报先得,活动报名及查询请致电二八七二○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