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三國文化和荊楚文化的認識,了解荊州歷史風貌,體驗江漢平原的生活形態,增進澳門與荊州的文學交流,澳門筆會得到荊州市作家協會支持,組織作家會員於八月十四至十八日到荊州採風,與荊州作家舉行了《觀三國:歷史性與文學性的融合和再造》《金樽對月.靜聽不聞雷霆之聲——文學視角的觀察》《東辰草堂.芳草白雲留我住——尋找遺落在江漢平原民間的楚文化印記》三場對談,由荊州市作家協會主席熊湘鄂、澳門筆會理事長廖子馨主持。

荊州承載着三國時期的風雲變幻與歷史記憶,八月十六日舉行的首場對話,圍繞三國文化探討歷史性與文學性的融合和再造。文史專家張衛平表示,荊州是關公精神孕育地、關公祭祀開啟地、關公習俗傳承地,孕育出三國文化中的獨特一支。荊州市文聯副主席謝葵介紹三國文化與荊州的密切關係,認為關帝廟、關公文化成為中華文化對外輸出的符號之一。兩位專家強調,三國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大一統思想,給予作家和歷史學家以豐富的素材、無限的空間與多樣的課題。會上,廖子馨簡介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指出其是澳門文學創作的財富,具有再造的獨特性。澳門筆會副理事長關曉泉提出通過三國文化的宣教來提升青年文化自信。交流中,兩地作家均認同,三國文化為三國歷史、歷代三國傳說演義相結合的產物,有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有着顯著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今天,三國文化仍然富有活力,人們對三國文化的種種詮釋和二次創作,呈現出歷史性與文學性的融合和再造的特性。

八月十七日舉行的第二場對話,從文學視角觀察酒文化與文學創作的深切關係。荊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彭定旺以白居易、李白、劉禹錫為例,簡述酒不僅是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楚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荊州早酒,即早上飲酒的習俗,與廣州的早茶文化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現象。荊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陵少指出,楚文化、三國文化與荊江文化體現了對江河、對大地、對自然的敬畏,江漢平原充滿詩意和想象力,催生了浪漫的騷體詩歌和「公安派」散文。澳門筆會監事長譚任傑表示,酒文化是物質生活豐裕後對精神世界的積極求索和生動展現,值得以此向外推廣荊楚文化。

八月十八日,澳門與荊州兩地作家就民俗文化的傳𠄘展開第三場對話。東辰草堂負責人陳文東分享梳理、推廣民俗文化的長年經驗,他表示加深人們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提升人們的審美,在薪火相傳的同時,有助於作家創作。廖子馨認為嶺南文化與楚文化之間的差異,易生發碰撞,產生思想火花,激發創作靈感,希望兩地作家加強互動。

對談會上,水月、李文娟、李雪儀、胡婉萍、楊菁、鄭靖、黃怡慧、周江明等澳門作家與荊州作家積極交流,分享創作心得;李懿、司徒子榆、甘遠來朗誦了譚任傑創作的詩詞《荊州遊覽隨想》《臨江鄉.深謝荊州迎遠客》,荊州市文聯秘書長童奎吟唱荊州民調,氣氛熱烈。

是次澳門筆會荊州採風、文學對話收穫豐富,兩地作家將於澳門與荊州的文學報刊上發表採風巡禮的優秀作品,推進兩地文學創作交流。澳門筆會荊州採風團獲得澳門基金會部分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