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那么想摆脱父亲的影子,特立独行做自己。

父亲离去两年,我却越来越能感受,潜移默化的力量如此强大。

我是“考狄莉娅”

今届澳门艺术节的闭幕话剧《离去》一票难求。国家话剧院出品、一级导演王晓鹰执导、六位实力派演员互飙演技,加上引人入胜的情节,在在都是卖点。剧情是这样的:患上阿兹海默症的埃略特,是一个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兼莎剧专家。他和莎剧人物李尔王一样,也有三个女儿。埃略特尤爱《李尔王》,他甚至为小女儿起名考狄莉娅(和《李尔王》剧中的小女儿同名)。患病後的埃略特经常以李尔王自居,乃至他与小女儿的交流,让观众难以区分他到底是李尔王还是埃略特?

好作品的呈现是多元的。观众在戏裡看到生命的强大而脆弱、戏如人生、亲情伦理以及阿兹海默症病人的不归路等等。作品首演于二○一四年,时隔七年之後来到澳门。後疫情下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困难重重,不经歷其中,无法体会。在澳门的首场演出结束後和剧组人员交流,演员们问,是什么让我们一直坚持要把这齣戏带到澳门艺术节?标準的官方答案我会说、专业上我也能说上一大堆道理,但我还是当着晓鹰导演和演员们的面,坦白了我那一点点私心:

我家有三姐妹,我就是最小的女儿考狄莉娅。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

戏裡,小女儿对两个姐姐说:“在你们眼裡他是病人,在我眼裡,他是个崭新的人。……他不会在这儿呆很久了,也许只有几年,等到那个转折时刻到了,等到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们送他走。在这之前,我要一直陪着他……”大姐说:“我们都是爸爸的女儿,但只有考狄莉娅和爸爸心意相通,这真让我嫉妒。”

“大姐”一句台词,让我泪流不止。

现在,说说我的父亲。

“学的是工业民用建筑,幹的是土木工程。工程师,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广东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澳门华文戏剧学会主席……”这是父亲在他其中一本着作——《相看是故人》中的简介。拥有工程师证照,六十岁之前,这是他养家煳口的饭碗;心之所属的是戏剧,从六十岁退休到走完他的人生,二十多年的岁月,潜心钻研戏剧,当无憾。虽然我也修读了戏剧专业,但自认远不如父亲勤奋。他的挚友、戏剧家田本相先生为他的《东柳西梆》书作序时这样写:“在我看来,凡中是一个奇人。一个建筑工程师,如此深爱着戏剧,钻研着戏剧,甚至超过专家学者。”

如果人生可以任性,毫无疑问,他唯一的选择一定是戏剧。这从父亲平日说话好夹带梨园行话或是戏词可见一二。比起两个姐姐,我更能听懂他这些犹在耳畔的言语。

父亲是个认真的人。和朋友约会,从不迟到,甚至要比约定的时间早到,这是老一辈人的讲究。但有时到得太早,也免不了自嘲一下说:“上冒了!”(演出时演员过早地出现在舞台上)

遇上说话做事不得体、上不了台面的人,他总用“棒槌”一词形容。(戏剧界专指“外行”)

我平时说话语速不快,但遇上心裡同时装着几件事的时候,说话的节奏就自然而然地提速。记得有一次做电视访问,我心裡着急,只想完事了好快去处理其他工作,话说得又快又急。爸爸看了节目,跟我调侃:“儿啊,你这是不留气口啊!”所谓“气口”,是演唱的呼吸方法,只有掌握好气口,才能唱得从容。气口,也是爸爸教我唱戏时特别强调的方法。

爸爸喜欢交朋友、请客吃饭,还特别喜欢给服务生小费。在他眼中,每一个讨生活的人都不易。有时明明出品质量和服务都跟不上,他依然要多给小费。京剧《甘露寺》裡刘备访乔玄,对乔玄的老家院多有打赏,贪小便宜的老家院有台词“他是荆州来的”或“他不是荆州来的”,以此作为一个人是否出手阔绰的判断标準。有时,我们像对暗号那样说一句“荆州来的”,彼此心领神会。听了成百上千遍的骨子老戏,每一句台词都印在戏迷心裡了,我父女亦然。

爸爸写过一篇超级戏迷“宝林大哥”的文章,这位“宝林大哥”走到人生盡头,弥留之际,神志不清,唯戏是例外。有人故意问他:“《四郎探母》铁镜公主出场时唱的‘芍药开,牡丹放’下一句是什么?”宝林大哥含含煳煳地回答:“花红一片。艳阳天春光好……”

父亲离去时,我们都不在身边,没有好好告别。每每想起,心痛不已。我曾无数次假设,如果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刻,有我们陪伴在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告别?

“骇浪惊涛增婉转,风叱云吒也缠绵。”

传统京剧《壮别》裡的两句唱词,恰似说盡了父亲的一生。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吃饭

父亲留给我最大的“财富”,是学会做“无用”之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的中学和大学时光。那时,我的同龄人多利用暑假时间到玩具厂、製衣厂打工赚零花钱或学费,我却不用。父亲上班养家,两个姐姐读了大学,妈妈陪我在北京消磨一年又一年的暑假,专门看各类演出,以京剧为主。那时的澳门,连一个像样的剧场都没有,综艺馆也刚刚落成。长大後我才知道,彼时家裡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虽说戏票不贵,但在北京住店、吃饭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感谢我的父母不功利,他们不曾想过这样的“投资”将来要有什么成效回报,更没有想要为我做生涯规划。在他们眼中,看戏就是一件单纯而快乐的事。这些“无用”之事的真正的“有用”是在于,它让我在物质匮乏的岁月裡,从不曾有过匮乏感,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用现在的话说,这是父母对我进行“开拓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水準”的培育。归根结底一句话,因为见过,所以懂得。戏看多了,就知道艺术的标準在哪裡,自然也就懂得了何谓人生——我想这是父亲最想看到的我。

年纪渐长,我开始独立的过程中,很想摆脱父亲的影响,那时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很努力,我要做特立独行的自己。

我们父女一同去外地参加研讨会,在一群白髮苍苍的戏剧专家裡,我是小字辈裡的最小字辈。这些前辈见了我,总会有人说“真孝顺,是专门来照顾爸爸的吧?”或是,“今天爸爸由我们来照顾,你出去玩吧!”听到这样的话,我打心裡不服气,好歹我所学也和戏剧沾边,小瞧我了吧?直到若干年後,我自己写了戏,仍然会有人说:“写得不错啊,爸爸给了不少意见吧?”戏剧圈裡,我无法摆脱父亲的影响,我的身份永远是“穆凡中的女儿”。

因为要努力做自己,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和父亲不一样。

就说在吃这件事上,父亲是山东人,一辈子爱麵食。我呢,在澳门长大,有米饭有菜,在我来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吃“饭”;饺子或麵条,那都不叫“饭”。爸爸喜欢行走在充满烟火气的寻常陌巷,尤爱逛菜市场。我天生一派“小资”情调,喜欢走精緻路线。像人声鼎沸的大牌档,一度难入我目。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去北京探亲访友。有一天,父亲居然带着我们一家人去逛崇文门菜市场,我当时心裡那个气呀,这可是首都北京,全国人民景仰之地,无论如何难以和眼前卖菜的景象联系到一起。

二○一七年,父亲最後一次出远门到南京,看了一场京剧、探望了老友,逛老门东时我拍下了他开怀大笑的样子。离开南京那天,他提出要到菜市场购买绍兴霉乾菜带回澳门,他要做霉乾菜烧肉。我和先生带他去三山街地铁站附近的菜市场,寻了好几档,终于买到了霉乾菜。

那天,我开始觉得菜市场的风景很好看,一蔬一饭都是生活中的恩物。

前一阵我去上海,在手机的美食应用程式上输入“吴越人家麵馆”、“沧浪亭麵馆”後,自己也有些惊讶,米饭不再是我吃饭的唯一选择。我甚至放弃酒店堪称精緻的自助早餐,走过一条条小街和巷弄,爲的是寻找上海早点中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坐在逼仄的早餐小店裡,邻座一家大人笑孩子鬧,我默默地吃了粢饭和油条,很是心满意足。晚上睡前是我的阅读时间,拿起父亲《东柳西梆》一书,翻到一篇〈麵〉的文章,裡面提到:“这个国庆日後我在上海便特地同朋友一起去‘吴越人家’吃麵。这麵馆是最近两年才开的,由两位评弹演员经营,请的是苏州麵师傅。地点在淮海路附近马斯南路一条巷子裡。……在‘吴越人家’巷口,马路对面那间苏州‘沧浪亭’也是有名的麵馆,常是座无虚席。”

此时,我彷彿是在和父亲面对面交流着上海之行各自的美食体验。

诚然,吃美食,也是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吃饭。”

不流行下馆子的年代,父亲喜欢摆弄吃食,呼朋唤友,在家裡大开筵席兼吹拉弹唱。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茅台酒,它和午餐肉罐头构成了我对美食的最初记忆。茅台酒一开瓶满室飘香的那股香气,至今留在心裡不走。而现在的酒再喝不出那样的味道……

我记得父亲教我认过的字:“茄鲞”,是《红楼梦》裡写到过的让刘姥姥听得直吐舌头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隻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父亲说自己做的菜属汪(曾祺)派一路,用最寻常的食材炮製出人间风味,他能把茄子的多种做法,写成一篇文章〈赵大年茄子〉;他做的凉拌白菜丝爽口开胃,是我家的保留菜。我家大姐现在做这道菜的水平和他不相上下。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常做的一道汤是用葱花、小虾皮、酱油、醋、几滴香油再加上猪油,开水一沖,咸、香、鲜味俱全,还有个好听名字叫“神仙汤”。

爱戏、爱美食、爱烟火气的生活。我终于活成了你的样子。

爸,父亲节快乐!

第六届纪念李鹏翥文学奖散文组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