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筆會主辦,澳門筆會青年協會及澳門別有天詩社承辦,第一屆青年文學營詩歌專題系列課程,本月十九日下午三時於澳門筆會會址舉行最後一場“閏六月詩人對談”,課程由澳門著名詩人望風、盧傑樺主持。澳門筆會副理事長關曉泉、本屆文學營學員、一眾文藝愛好者出席課程。
課程以“繆斯女神之寬恕”為主題,討論創作、靈感與意象之間的關係,指出生活不乏許多靈感的瞬間,只要找到合適的創作狀態和意象結合就能將其轉化為詩意的表達。盧傑樺以漫畫情節為起點,討論詩歌創作的心態,創作時要保持內在熱情,並肯定所有勇於表達自己的創作,指出現代詩歌文體短小靈活,適合青年利用碎片靈感進行表達,勉勵青年人多創作。望風指出創作的另一種方法,以知識尋獲的方式呈現現實生活,勸勉學生要做到“功夫在詩外”,在模仿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以及針對創作過程中靈感中斷的問題,提出需要多感受生活,獲取豐富的生命經驗。學員問及人工智能時代的創作困境時,盧傑樺認為創作者要明確自己寫作的初衷是為了創作過程中實現自己。

文學營學員曾煒彬指兩位詩人漫談意象、靈感、創作狀態、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了自己在創作中的困擾,讓他對寫作和詩歌的看法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參加活動的筆會青協理事洛書認為兩位詩人對於詩歌的靈感來源、詩歌語言的陌生化和通感、自我詩歌風格的造就等話題,進行深刻的討論,引發思考。無論是詩歌還是其他文體的書寫,其目的和為之追求的信仰,才是書寫者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第一屆澳門青年文學營由澳門筆會主辦,澳門筆會青年協會理事甘遠來組織策劃 ,活動獲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資助,每屆為期兩年。第三期培訓課程為小說專題,將邀請內地青年作家蔣在於九月十三日以“缺乏社會經驗,如何寫好我的故事?”為題展開講授。活動歡迎公眾報名旁聽,座位先報先得,活動報名及查詢請致電二八七二○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