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及文化局聯合出版的《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已於本年十一月舉行新書發行儀式,該書收錄本澳近兩年的優秀佳作,全書分小說、散文、新詩、詩詞四部分,比起以往每年一選,今次改為兩年一選,對作品的要求,顯然更是精挑細選了。今年,筆者首次報名參加澳門文學作品選,幸運地有一篇作品入選,除了要感謝編者對作品的肯定及支持外,另一個要答謝的對象是一直為文學創作者提供發表園地的報刊雜誌。

回想人生的第一次投稿,可追溯至小學六年級,當時我在濠江小學讀書,從五年級起,學校會免費向學生派發由中國青少年寫作研究會會報發行的《作文報》,每期刊登全國中、小學生所寫的優秀文章,打從那時起,我就期盼有一天,自己寫的文章也能夠在《作文報》上發表,讓全國所有學生都能看到來自澳門學生的作品。不過,那時候的我,不但讀書不在行,成績吊車尾,而且語文也不是特別好,但就是憑着一股不怕死的精神,寫了一篇《我尊敬的何老師》,記述小學生涯中最後一位班主任。

二零零零年,家裏還没有電腦,投稿都以郵寄為主。我在原稿紙上寫滿歪歪斜斜的字,寫得不滿意時,就撕掉再寫,足足耗盡一疊原稿紙,才寫出兩張滿意的作品。當時,在筷子基巴士站旁有一部紅色的自助郵票售賣機,我站在旁邊,研究了好一會兒,才成功買到一張郵票,但也不知道這張郵票是否足夠付把信寄到北京的郵資。回家後,我將手稿放入白色信封,小心翼翼地在信封面寫下《作文報》的地址,信封也浪費了好幾個,然後才把裝載我滿腔期待的信投入紅色郵筒。

投稿,就像是一場美麗的冒險,雖然結果單純得只有兩個,但等待的過程,往往讓人特別煎熬,尤其對於寫作新鮮人來說,久久未有收到編輯的回覆,內心的熱情就像是被澆了一盤又一盤的冷水。

之後,每日放學回家,我都會向大堂裏的信箱看上一眼,只要看見箱裏有信,心臟就會怦怦而跳,然後用顫抖着的手拿起那些信,看到的都是澳電、自來水,又或是澳門電訊的標誌,端的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又過了一陣子,我不禁猜想會不會是郵差將回函放錯信箱了,便偷偷地去看別人家的信箱,但也未有發現疑似是《作文報》寄來的回信。慢慢,我覺得自己是無望了,默默地傷心了一段時間後,就也不了了之。

一晃眼,我從小學畢業,升讀初一。八個月後,家人接到小學老師的來電,着我放學後,回小學一趟。我聽到時,猶如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雖然不知道是甚麼事情,但也是歡喜的,因為可以回去探望何老師。直到回校後,我才從老師口中得悉原委,原來學校收到由北京《作文報》寄來的證書,那是一本紅色的作品發表證,它只有手掌大小,像極了內地的結婚證,裏面寫着我的姓名、學校單位、標題等資料,而《我尊敬的何老師》原來已經在二零零一年第八期的《作文報》上發表。

身為作者,我們希望自己的每一篇作品都能獲編輯採用,稿件寄出後,便日復日、月復月地等待結果,每一期刊物出版,都會急不及待地買來查閱,又或在凌晨時分,點進報社的網址,看看自己的名字會否出現在新一期的副刊中,那種心情先是緊張,再來是失落,相信這是不少投稿者的心路歷程。而我在小學時代的第一次投稿,幸運地以一個美好的結果畫上完美句號,這亦讓我徹底愛上寫作。

之後,我一有時間就寫,寫完就投去《華僑報》的華青副刊,承蒙當時的編輯給予機會,我偶爾會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副刊上。對於我來說,投稿這件事,在我的學生時代中,是一個極為美好的回憶。隨後,我進入青春期,與小伙伴們終日在街頭鬼混,變得書不讀了、小說不看了、寫作也放棄了,叛逆與壞學生成為我的唯一標籤,結果我在高一輟學,成為失學青年。

儘管最後花了幾年時間,才兜兜轉轉又回到校園,但寫作彷彿已離我很遠,雖然自己也嘗試過幾次,卻再無當初執筆時的熱情,唯一還保留下來的,就是喜歡閱讀的習慣。轉眼間,十多年過去,直至三年前,我因為生病走了一趟鬼門關,病重的時候,我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太太和還未長大的子女說,但深怕自己再無這個機會,便拿起筆寫下一篇篇《給孩子的信》。就在這不知不覺間,我又開始寫作,大病痊癒後,只要有想分享、想傾訴的念頭,我都會寫下來,像養育孩子所遇到的問題、對社會及公共政策的個人看法、抒發情懷的隨筆散文,以及實現小時候希望寫小說的夢想。

與年少時一樣,華座版是我在重新寫作後,給我支持和鼓勵的其中一個發表園地,儘管有些文章不獲編輯採用,但在最近兩年,我在這個園地默默耕耘,陸續發表近五十篇文章,而其中一篇《和樂大馬路281號》獲選入《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

除了要對《華僑報》表達由衷的感激之情外,我還慶幸在只有六、七十萬人的小城裏,有很多文學界的前輩、報社和社團一直在為澳門文學的發展而努力,像是《澳門日報》,它的副刊涵蓋不同範疇,像教思、鏡海、小說、蓮花廣場、旅遊嘆世界等等,又如傳統文學社團澳門筆會,持續出版《澳門筆匯》,為作者們提供發表園地,着重培養本澳文壇新秀,舉辦不同的活動,協助澳門文學走出澳門,還有像《故事》這種新創刊物,由一群愛好文學的青年主辦,他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堅持不懈,為了心中的文學夢,致力翻開澳門文學的新一頁等等。看着眾多前輩和同道中人在澳門文學方面所付出的心血,我除對澳門文學的未來感到振奮之外,還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怠惰,要以更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寫下的一字一句,不敢辜負一直堅持為澳門文學創作者提供發表園地的報刊雜誌。

華僑報|華座|生活留言|李澄|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