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幸獲得紀念李鵬翥文學獎(散文組),李先生生前對我寫作散文,鼓勵有加,深為感謝。澳門筆會請我談談寫作的經驗,在此略抒淺陋。

理論與實踐,永遠有距離。理論本來是指導創作的東西,但實際上只能是實踐的歸納。所謂心得,的確由經驗累積而來。梳理多年的創作體認,散文於我,由神思到操作,大約有幾個層次。

本來無一物:雖說寫作題材俯拾即是,但偶然靈思閃現,卻又容易瞬間即逝;忽然而來,飄然而去,常常若有所失。冥漠虛空之間,若能把捉身邊一些微物、身上一場偶遇,以至生活的碎念、撼人的見聞、宏大的思考、生命的腳印……而終於鑽入那叫做主題的小洞,有時,會看到一個大千世界。

思如泉湧,萬象俱來:一旦進入寫作的狀態,人便脫離當下,浮游於莊子的無何有之鄉。圍繞着主題,千頭萬緒,漸漸陷於主動與被動之間,大腦興奮起來,調動着想像、聯想、語言,感到一種奇妙而神秘的力量帶引着,於是行文的結構漸漸現形了,一切出自經歷與學習等的感覺都忽然歸位了。

鬆懈與釋放:神思的操作漸漸慢了腳步,說什麼都不能再走下去了,人在此刻,便鬆懈下來,可以離場。覺悟到的是,釋放了生命中一些東西,看到了一些本來看不見的東西,也看到了自己。

打入冷宮,一再斟酌文字:安靜下來,波瀾不興,不聞不問,稍後才以陌生化的眼光,一再修訂文字。

愉悅的快感:創作活動總算完成了,交稿之前,再改一遍。按下寄出鍵的一刻,一種愉悅的快感會不期升起,而此時,的確,若有不可思議的發現,往往是《文心雕龍·神思》所說的“半折心始”;當初本來想寫的東西,可能只有一半出現在這自以為嘔心瀝血的“拙”作中。

是一場醉人的遊戲,想諸君必有同感。

澳門日報 | 新園地 | 微泓集 | 吳淑鈿 |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