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笔会主办的第一届澳门青年文学营一行三十三人于本月廿六日到廿八日进行“湾区採风 与作家同行”广州站活动并参加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获广东省作家协会全程接待陪同。

广东省作家协会欢迎澳门作家、文学营採风团,于二十七日中午热情接待全体团员,由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松延陪同用餐。期间举办的文学讲座、参观文化景点,郭松延副主席以及组织联络部陈宇主任亦参与,与笔会作家进行文化交流。

(左至右)廖子馨、谷雨、陈浩星及罗子强在广东文学馆参观

採风团由澳门笔会荣誉会长陈浩星带领,廿七日参观广东文学馆,瞭解广东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港澳台侨文学多元共荣的面貌。

同日于馆内参与澳门文化局主办的穗澳作家交流分享会,由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作家王十月及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主持。澳门文化局学术及出版处处长罗子强、一众澳门作家及青年文学营学员热烈交流。

知名作家、《作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十月指出,澳门文学大有可为,澳门作家须把握与生俱来的独特资源,期待看到更多表现澳门在地生活的作品。

《作品》编辑周希言其後介绍了该刊多个特色栏目的选稿标準。《花城》副总编辑杜小烨指该刊自创刊以来便刊发港澳台文学研究,开创了内地对港澳台文学研究的先声。

《少男少女》社长曾庆丰指儿童文学联系粤澳,该刊曾发表许多澳门作家的文章。副总编辑吕晓霞认为文学杂志是向内地推介港澳作家的窗口,鼓励澳门写作人积极投稿。

廖子馨希望澳门文学继续走出澳门,和各大文学杂志保持长期合作。澳门笔会副理事长杨颖虹指该会儿童文学期刊《童一枝笔》曾多次与《少男少女》合作推出小作家的作品。《澳门笔汇》执行编辑甘远来分享《澳门笔汇》创刊理念,介绍刊物特点及发展方向。

同日下午四点半澳门青年文学营于广东文学馆举办网络文学专题讲座,由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网络文学协会主席、着名网络作家阿菩讲解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文学创作的嬗变。阿菩指出载体的改变促使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手法也出现转变,但不变的是文学的内核与坚持写作的初心。

学员梁华珍认为网络文学以读者的喜好为先,作者一定程度根据大众审美塑造角色、铺排内容。

澳门青年作家李俊文认为网络文学方便读者利用短暂闲暇阅读,是现代文学出路之一。

当晚採风团应邀参加“诗歌之夜——湾区之上的南方再造”活动,亲身感受岭南诗歌与现代艺术的创新交融。现场通过声光装置、多媒体朗诵等沉浸式展演,呈现人文湾区的创作活力。

澳门作家代表李嘉瑶、甘远来接受广东作协採访。廿八日参访南越王墓博物馆、广东粤剧艺术博物馆。

(左至右)梁华珍、林平治、李俊文、李嘉瑶、黄礼孩(诗歌之夜艺术总监、着名诗人)、甘远来、魏俊华、陈自恆、苏衍澄在诗歌之夜 摄影:邝子洋

澳门笔会青年协会理事李嘉瑶认为是次採风收获良多,能为澳门文学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路径。文学营学员林平治指採风过程让他对各类文学杂志有了更深认识,对自己未来创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为期两年的第一届澳门青年文学营由特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资助,是次採风成果将刊于《澳门笔汇》。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松延、笔会副理事长兼青协理事长陆奥雷、作家水月、谷雨、谭健锹、魏俊华、陈家朗、邝子洋等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