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病》,第十四届澳门文学奖本地组短篇小说冠军,作者梁愫。

梁愫获奖短篇小说《岛屿病》,顾名思义,是写一个叫鸮岛上发生的“病”。作者以朴实、简洁和较为流畅的文字,用第一人称“话聊”的方式,既直白描述了鸮岛自然环境之病,又委婉道出了“我”与几位年轻人的心病。在呈述“两病”的同时,对社会生活中的“大与小”、“轻与重”“善与恶”“俗与雅”进行艺术处理,将记人、写景、叙事大众化、民族化、伦理化、社会化,从而又写出了社会病。

鸮岛荒凉与凄凉中的病态随处可见:“枯朽的榕树”、“简陋的码头”、“一艘油漆斑驳的小船”、“没有傢俱”的“空别墅”、“残馀的皮肤肌理干瘪地挂在鲸或海豚的骨架上、“尸首四周散落”、“腥臭的气息挥之不去”、“在潮湿”的“空气裡散发腥气”,“原先林子裡聚居一样怪模怪样的鸟、树没了”、“没有灯的地方”黑暗裡显得恐怖且面目全非……“读完这些第一感觉是鸮岛生病,上面这类直白、直接、质朴的记叙,清晰呈现出鸮岛的病态、病容。”岛上什么都变了”,这皆为“开发”的因果,正如作家刘同所言:“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

以“我”--陆先生与几位离家出走的林其玉、惠慧、云仲生、左恩昭,在这座远离鬧市无人问津的荒岛上交往、交流,尤其是各自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忧虑、无奈以及嚮往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字裡行间呈现出他们患有沉重的心病。全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感情纠葛,但从林其玉为什么出走的点点滴滴心灵诉说中,体悟到了她的心病,以及心病孳生的根因。林其玉与其姬几位朋友相约外出旅游,可时间近两月全无音讯。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均疑为离家出走。时间久後,警方以“失踪人口”宣佈终止调查寻找。当“电台新闻与报纸头版”公佈这一讯息後,不仅给“失踪”学生的家长带来精神上的打击而产生不绝的痛苦,而且社会上的舆论中出现了“怪兽家长”、“神经质的控制慾”以及种种猜测、诸多不切实际的街谈巷议,更加重了凡是有上学孩子的家庭成员从精神到神经的紧张、惊慌、惶恐和折磨之苦,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病态呢?!

中学生为什么出走,文中有直接的记述。以林其玉为例,十七岁的她与“亲爱的砚”恋爱了。“明天我们分手满三个月,意识到这事令我清醒直到天明。”仅此一句便知她不仅失恋,而且三个月中,天天忘不了、放不下。一句“清醒直到天明”,道出了“失眠”之苦,作者这一笔写得极为精彩。不用“失眠”二字,用“清醒直到天明”短短六个字,写出了十七岁少女失恋後强烈而持久的精神折磨。在网路普及当下,这种少女病上是具有代表性的。细品她给男友“砚”的信,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产生“病”的原因:一是“爸妈吵架,我宁可不回家”,二是“如果香港回归”开车“从右舵变成左舵,我们什么都不懂”,三是“妈要我考虑清楚毕业後的去向,于是我也变得惶惶不安”,四是“比我年长许多的男人对我说经济、婚恋状况、就业前景不乐观”,五是“想念你的同时,我试图爱上别的男人”,六是反覆要求因师生恋被开除教籍,被父母扫地出门的陆一“求你了,留下来”……对于一个十七岁即将成年而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讲,父母争吵对她精神的折磨,毕业後惶而不安的就业压力,年长者悲观的人生对她的影响,失恋观的扭曲带来的痛苦与迷失,既是孳生她心病的土壤,也是社会病的真实写照。着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提出“良知是人的无意识的部分,是人存在的核心和完整人格的来源。文学写作应重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影响我们,最终决定我们选择的往往应是我们的良知”。作者如在这方面用心用功,作品的意义会更高,价值会更大。

海明威说过“在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我转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多么微小”,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抓住这“微小”。可以说,短篇小说写作,在没有巨大灾难和重大事件的背景下,最考验作者对“微小”的捕捉和发掘,只有将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景与物中的“微小”视为社会整体的一部份,才可能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的人,去準确把握环境的变化,人物心理的波澜、变迁中的现状。如果作者以人道主义、道德伦理和底层情怀,去深入揭示其生病的根源,那就更好。写短篇小说没有想像容易平淡,也就没有咀嚼的劲道。写短篇小说没有推理,也就没有昇华,就难以深化主题,也难有回味的魅力。短篇小说写作讲究池水生波,跌宕起伏,力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作者应着力之处。         

洪威雷 湖北作家、湖北大学教授。曾任写作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公文写作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新闻学院院长、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应用写作研究会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公务调研学》《应用写作新论》《报告文学写作》《写作技巧教程》等专着、教材34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月刊》《写作》等期刊发表论文、评论、报告文学234篇,主持教育部、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5项, 获省市区人民政府优秀科研奖4项。他的业绩被《湖北省社会科学名人》、《世界名人》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