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情》,第七届纪念李鹏翥文学奖散文组首奖,作者吴淑钿。

在《礼记》中,“麟、凤、龟、龙”并称“四灵”,被视为避邪挡煞、镇宅纳财的吉祥神灵。自古以来,“龟”在中国文化中就享有尊贵的地位,是吉祥、长寿、坚韧的象征。例如,“麟凤龟龙”中的“龟”象征吉祥,“龟年鹤寿”中的“龟”象征长寿,“龟冷支床”中的“龟”象征坚韧。而在吴淑钿老师的散文《龟情》中,“龟”以可爱的龟偶身份出现,虽是从神灵降格为凡物,却凝聚了朴实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

《龟情》在第七届纪念李鹏翥文学奖中获得“散文组首奖”,能获评委首肯,足见其文学魅力。标题只有两个字,高度简洁,却蕴藏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歷。先从“龟”字说起,该字是象形字,活脱脱是乌龟的形象,可见古人造字之妙。而在文中,“龟偶”是所咏之物,大多来自朋友的餽赠,或是作者在旅行时偶然的遇合。前者如蓝色小白龟、水晶小龟、小陶龟、小小绿海龟和南亚海龟标本,後者如云石龟、玻璃小海龟。这些均成了作者的收藏品,具备各种材质、形态,而非活生生的宠物龟。作者让一隻隻龟偶轮番登台,并将背後的小故事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叨叨絮絮,却是为情所动,有感而发。

一般而言,文章若是单为咏物而咏物,格调不会太高。“一切物象皆由心象决定”,只有通过咏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叙述才能透过物象引入心象,从而打动读者。《龟情》表面是在咏物,实则是为抒情。首先,作者借龟偶诠释进取之道。作者自比龟兔赛跑中的夺标者,认为龟偶一直在“示範存在的价值”,“为她的生存状态做着现实演绎”。尽管在成语中,“龟”也有不讨喜的一面,如“龟速前进”“缩头乌龟”等。但在作者眼中,龟的身上却具备了沉实、低调、耐力及伸缩有时的品质,尤其是乐天的健行龟赋予她力量与勇气。正因为此,作者在学校任教新科目或开展课题研究中,埋身书堆,以勤补拙,从而“以龟速完成生命中的壮举,侥倖而光明正大地把路旁打瞌睡的好些出身高贵的小白兔丢在脑後。”这种人生哲思合乎情理,催人向上,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借龟偶抒发怀人之情。铁凝曾说过,“散文究竟是因为甚么而生?在我看来,世上所有的散文本来是因了人类尚存的相互惦念之情而生,因为惦念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怀。”无疑,作者在《龟情》中对每一隻龟偶的故事如数家珍,从而含蓄地流露出被人惦念和惦念别人的幸福感。其中,蓝色小白龟是葡国花地玛朝圣归来的年轻女子送的清雅小玩物,水晶小龟是旧时上司夫妇相送的贺礼,四隻可爱的小陶龟是新加坡好友特意为她烧製的,小小绿海龟是由芝加哥的美丽少女送的,而南亚海龟标本是告老还乡的主人送的。这些友人的赠品让作者感受到不曾错过某种生命契机的幸福,并真切地体会到,“有一种友情,是经年经月的交往却瞬间可成陌路,是彼此多年不相闻,而相见仍如故。”作者在平淡朴实的叙述中,委婉道出对友情的珍惜。尽管,“人与物的缘份有时很曲折,如人间的聚散无端。”可正因为世间好物不坚牢,友情才显得弥足珍贵。

最後,作者借龟偶传达通达之理。如果说作者在龟偶中汲取进取生命的力量带有儒家色彩,那么从龟偶中探讨放下执念的思考则是妥妥的道家智慧。文中,作者坦言,“人闲心自宽”,龟偶是慰劳自己的恩物。文末,作者突然大发奇想,让南亚海龟标本镇住龟偶之场,但觉“有真假同游太虚之趣”。她甚至想让南亚大海龟与佛州迷你海龟进行一次深情的对话,并想象做完蝴蝶梦的莊子会在网上zoom一阵,才逍遥八方去。这段描述写得有想象力,饶有趣味。李敬泽先生曾说,“文学的存在正是弥合事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裂缝”,“好的写作总是物质和精神、事实与想象的综合。”作者通过虚实结合,赋予龟偶生命,并思接千载,与古人对话,令文章变得有雅趣。最後,在“断捨离”生存大法等因素的影响下,作者将海龟标本捐给渔护署,并借东坡之语,阐释了“放得下才不失天生本心”的道家智慧。作者在感性的表达中融入了理性的思考,让故事的情感变得有波澜,让思想变得更深邃。

无疑,“龟偶”是贯穿这篇散文的线索,作者以龟偶为载体,寄託生命情思,从而让散文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散文大家周作人先生也擅长写咏物之作,曾专门叙写草木虫鱼,以寄托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他在《金鱼》一文中,将金鱼、鲫鱼和鲤鱼进行比较,表达了崇尚自然、朴实、洞达的审美趣味,见地深刻却又不失情趣。《龟情》罗列了形形色色的龟偶,还将海龟与陆龟作比较,对“龟速”进行了正名,亦有情趣,与周作人的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总而言之,《龟情》能巧妙地将咏物、叙事、抒情和说理融在一起,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