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仔园记事】

白灰街的麦苇

我少时便知道高冠街上有一家门前挂上“麦馆”小木牌的平房,它不是研究大麦小麦的地方,有时从它打开的大门传出搓麻将牌的声音。虽住在同一街道上,但我与它的距离很远,直到二○二二年夏天,才随澳门歷史学家陈树荣兄首度走进麦馆。四百平方英尺带半阁的小空间,经过装修,横桁疊瓦整固,神龛洁净。麦馆设馆起码达八十载时光,它一如华人社会裏众多宗族同乡社团一样,起着互助送暖惠泽桑里的作用,曾是往来宗亲借宿之地,也收纳过交不起贵租的乡亲,又是乡里们聚首议事谈天之地。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从广东中山、南海、鹤山、新会一带迁来一波又一波穷苦移民,在林密鸟多的澳门城墙边小山岗上开荒,搭建棚屋落腳,雀仔园居住的初始就此形成。麦姓是《百家姓》裏的大姓,雀仔园裏麦姓人家还不少。麦苇这个名字于街坊们十分陌生。我知道麦苇,是澳门日报社前副总编辑张阳先生的女儿张蕾告诉我的。她是从内地朋友寄来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版的《大江晚报》上读到麦苇在雀仔园白灰街出生、成长,夫婿廖锦涛烈士是澳门抗日救亡运动的带头人。在张蕾的联繫下,不久我也收到这份二十四年前的珍贵报刊。那天《大江晚报》以澳门回归为重点内容,其中发刊了对当时住在河南洛阳、与澳门渊源至深的麦苇的专访。那年麦苇八十一岁,从图片中看她比实际年龄年轻。

一九九九年的麦苇,时年八十一岁。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下旬,麦苇诞生在白灰街一座破旧平房裏。在她之前,麦母已生育过十三个儿女,只有五女一子活下来。麦父是消防员,澳门人俗称之为“救火鬼”。那时生活条件很差,火灾特别多,一烧起来迅速通顶蔓延,而消防工具仅是一支射水的帆布水管,消防员领着微薄工资,在灾场出生入死。麦父忧愁第七个女儿的活路,打算把她送人,可是麦母死活不肯,麦父给女儿起名为苇,望她像滩岸的野生芦苇那样粗生贱长。

麦苇八岁那年随姐姐到葡萄牙人家庭看顾一岁幼儿,赚得一日三餐。在僱主家裏,她学会了唱歌、跳舞,显出聪颖的天资,麦苇父母嘆息没能力供她上学,直至她十五岁,出嫁的五姐接她到香港入读商会为穷家子弟开设的义学。两年後因经费不足结束办校。麦苇回到澳门後,五姐继续盡所能资助成绩优异的妹妹到实用学校读书。实用学校是一家短期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老师多是爱国人士。一年後,一九三六年秋,十八岁的麦苇毕业了。日军正开始全面侵华,时局紧张混乱,麦苇找不到工作,留在家中与母亲一同搓香。不久,曾在实用学校授过课的青年廖锦涛来到白灰街找麦苇,推介她到刚成立的前锋剧社做事。

廖锦涛,广东南海人,在广州曾入读大学,一九三六年他进入澳门岐关车路公司工作。其时面对日军侵华的民族危机,国民党、共产党达成合作,联手抗日,一致对外。共产党党员廖锦涛组建读书会、中国青年救护团,成立前锋剧社,在民众中宣传抗战。前锋剧社多次前往中山雍陌、石岐、古鹤等城乡巡迴演出,激励民志。在频繁的工作接触中,廖锦涛与麦苇成为爱侣,于一九三七年春结为夫妇。这年“七 · 七”芦沟桥事变,澳门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迅速成立本地最大的抗日救亡团体——澳门四界救灾会,廖锦涛当选为理事会理事兼宣传部副主任,倾力开展筹募、慰劳、出版和宣传演出。一九三八年八月广州沦陷,澳门四界救灾会组成青年回国服务团,廖锦涛被选为团长。山河破碎,烽火连天,是年加入共产党的麦苇虽分娩才三个月,决与丈夫同行,将女儿麦岐託付母亲带养。

澳门青年回国服务团先後共组成十一队一百六十多人,前赴广东各乡担负任务,廖锦涛、张钊(後更名为张阳)分别为第一队、第二队的领队。在粤北韶关,廖锦涛率队员加入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他曾奉第十二集团军司令余汉谋命令往返澳门粤北,组织、培训服务团新成员,筹募经费,运输印刷机、药物等抗战物资,对推动第一次和第二次粤北战役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十二集团军军政领导曾经对回国服务团队的出色表现发出过嘉奖证明书。可是自“皖南事变”後,国民党第二次反共,国共抗日联合战线严重被破坏,华南地区亦陷入白色恐怖,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成员面对随时被迫害的危险。时为政工总队部少校组员的廖锦涛坚持抗战,没有撤离避难,一九四一年五月在南下公幹中被余汉谋下密令秘密逮捕杀害,时年二十七岁。麦苇失去挚爱,血泪盈襟,冒着危险到安葬丈夫的韶关市西芙蓉山致祭後,带着国恨家仇加入前线的东江纵队继续抗日。

廖锦涛在赴内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前的全家合影。他手抱出生三个月的女儿。後排右起为妻子麦苇及两位妹妹。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国共内战在即,东江纵队北撤到山东烟台。麦苇是烈士遗孀,又有女儿,被安排到香港开展支援解放战争的工作。这年秋天麦苇返回澳门,女儿麦岐已七岁了,张着惊惶的眼睛不敢亲近陌生的妈妈。麦苇带同女儿赴港,临别时她劝慰大哭中的母亲,说战事很快会结束,到时便会带女儿回来团聚。料不到一别三十八年,麦苇再度踏足澳门时已是一九八三年,六十五岁的她在洛阳离休了。

漫长的三十八年,时代改变,多少世事迁移,麦苇父母早已作古,兄长也不在人世;在香港时期,麦苇与工作伙伴、廖锦涛的好友梁东蒲组成家庭,共育二子一女;建国之初夫妇被保送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学习,毕业後,二人放弃留京工作,前往长春第一汽车製造厂,麦苇在设计处任职;洛阳第一拖拉机製造厂组建,麦苇被调到洛阳工学院,当过幼儿园主任和图书馆管理员;大女儿麦岐大学毕业後在北京中学教书,小女儿也在河南师範学院毕业;两个儿子考不上大学,在工厂工作,一生淡泊的麦苇为子女们本份做人而自豪。少时求学的坎坷,令麦苇关注穷困大学生的处境,退休之後拿出多年积蓄一万三千元,在同事们解囊支持下,组成了洛阳工学机电系爱心助学基金会。麦苇个性开朗,邻居们喜欢她,子女儿媳敬孝她,一九九九年获选为“洛阳十佳寿星”。

麦苇在退休後跟澳门四界救灾会老朋友联繫上了後,收到记载澳门四界救灾会抗日救国事迹的《濠江风云儿女》和《东江纵队北撤鬥争纪实》,抚读时心潮起伏,往往热泪涔涔。“廖锦涛烈士故居”在佛山南海建成,邀请麦苇前往拜谒,麦苇心潮激盪,亦感欣慰。廖锦涛烈士捨命不渝,在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遗爱结民,千古不磨;麦苇女士坚守信念,甘苦不辞,默默谱写清如冰壶的高洁一生。

在雀仔园的歷史裏闪着一个亮点,她就是出生在白灰街的麦苇,谈到麦苇就会联繫到毁家纾难的志士仁人。这个小社区不仅存在碌碌众生人情,还有大爱;不仅有人间温度,还有山高水长的境界。

澳门日报.镜海版.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