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澳门文学界的活动轨迹中,陆奥雷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然而,因大众对澳门文学的关注还停留在皮毛阶段,作品的讨论始终不多,作家陆奥雷见其人不见其作品,这现象是很有代表性的。

陆奥雷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幸福来电》,便是去年底推出的第四批“澳门文学丛书”其中一本,该书精选了作者自澳门回归以来发表过的短篇小说,短则6、700字,长则约二万字。这些或长或短的小说,有相同的舞台:澳门;有类似的“文青”调性:简约、悠闲、写意,一切都好像慢吞吞的,读来特别像澳门。内地评论家韩贵东说:

“澳门成为了陆奥雷个体叙事创作中的故乡根基,承载了《幸福来电》中所有的美好。”

我认为陆奥雷或《幸福来电》书中的人物,準确来说更切合了外来者对澳门乃至澳门人的美好畅想。

比如<逐梦者的天空>是年轻人向长者和城市建设者的致敬——低调、温暖、感人;同名作<幸福来电>、<片段.遇见>、<相亲>、<为旧情人祝福>,故事中人在看似没有宏大志向的同时,透过适应生活的改变,善待他人的良好态度,每次都因此交上“狗屎运”,为故事带来出人意表的结局。看似对一切满不在乎的这个“澳门人”,读他的小说却让人充满能量,在他隐而不宣的话语中,从他反覆描述的诗意气氛中,每一个故事就好像一次对澳门何以能在短短20年间高速发展的非官方解说:“低调做人,认真做事,随遇而安,与人为善。”

这种性格,自然不是澳门人独有,却特别有代表性。

天津作家任芙康在谈澳门时就曾经写到:

“澳门奇特,迥异于别处的,恰是澳门人的面相。无与伦比的平和与礼数,就在内地不少民风淳朴的小镇,也是难得一见了。澳门人轻柔的话语,平视的眉眼,甚至带点软弱的气质,更让人接受与喜欢。”

这恰巧就是我读陆奥雷小说的真实感受。我们都在期望着身边的人,就像陆奥雷笔下的人物,那么重情重义,那么温暖和善良。

当然,这样的“暖男”也不是没有脾气的。如果有一直关注澳门新闻的人,绝对能从他的故事中,找到很多回应社会问题的“线索”,可以唿应出某个特定年份发生的特定事件。很多故事以爱情为隐喻,实际却是记录澳门回归以来澳门人歷经的各种社会大事,反映了他们在此期间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上的改变。

澳门作家梯亚在评论陆奥雷作品时说:

“无论是狄更斯还是艾略特笔下的伦敦,又抑或波德莱尔的巴黎、卡夫卡的布拉格,都充斥着反感、厌恶、失落的负面情绪,而陆奥雷书写的澳门,却多了一份当仁不让的爱”。

这大概就是《幸福来电》最好的总结。

转载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公共图书管理厅:《城与书》,2020年5月,第22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