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泰戈尔说过,写给孩子的作品,应该是围绕着他们身旁的"乐声",就像"爱情的热恋的手臂",像触着他们的前额,"祝福的亲吻";它是孩子独处时"耳边的微语",又是"在人群中"让生命个体"超然物外"的引领;它是孩子的"梦的翼翅","把他们的心移送到不可知的岸边",又是在黑夜的路上,照临在孩子头上的"忠实的灯光";……它将作为"一支歌","永远在孩子们活泼泼的心中唱着"。当我读着由十多位作者共同创作的《澳门奇趣门——少年小说精选》,便不由想起一百多年前泰戈尔在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裡说的这番话。他的话,以一种为孩子写作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描述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同时也向更多的作家发出了召唤和唿吁。而澳门作家的努力,虽然还不够长久,不够强劲,却足以称得上是对泰翁的召唤和唿吁在广远时空裡的一种回声,这实在是令人欣慰的。

是的,在"澳门奇趣门"裡,我确乎听见了那种追逐孩子的"乐声",说给孩子听的"耳语"、"引领"和"梦想",感觉到了其字裡行间和节奏韵律中的情感温度。这表明,为孩子写作正在成为澳门文学界共通的心事。越来越多的写作人意识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与他的阅读史息息相关,而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城市的阅读状态和阅读水平。所谓"打造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不是一句空话,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进行一项基础性文化工程,就是从孩子做起,把读书作为一种人文习惯培养和建立起来,使之成为一种阅读情怀,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社会风气。正是在这一点上,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澳门作家鲜明的立场和抱负。在这多媒体时代文学载体发生的巨变之中,他们特别关注少年儿童文学自身发展,明确审美接受的对象,尊重孩子心灵世界的特点和需求,并以此为前提为作品的故事内核提供了多元化的传达方式。

这本小说集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较充分地注意到少年读者的感觉、感受和兴趣,从孩子的心裡出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力求为他们的阅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和视域。此书分为"城市探秘"(关乎知识)和"少年奇想"(关乎思维)两部分,其中有两个体现主旨的关键词:"探秘"和"奇想",这是作品对少年人生要义和特点的準确归结,也是作家对少年文学要义和特点的恰当表述。孩子们对于知识、社会、人生、宇宙充满好奇心,充满神秘感,充满奇思妙想,充满一探究竟的冲动和渴望。充分认识这一点,为他们做出正确引领和生动启迪,让他们在审美阅读中不断排难解惑,逐步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正是此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书中"探秘"的发掘和深入,"奇想"的飞越和张扬,都被纳入"奇趣门"中,箇中故事既"奇"且"趣",一方面是特别的、出人意料的、令人惊奇的"奇"事,一方面又是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使人快乐的"趣"事,这就不但契合了少年儿童好奇之"心",而且能引发他们阅读之"趣"。我相信,这是十分有助于形成孩子们最初的审美经验的。

此书还有一个值得称道之处,就是它的编撰体例。顾名思义,这本"少年小说精选",是写给少年读者看的。而"少年"是一个年龄段较为宽泛的概念,其下限为十岁左右,尚属于儿童阶段,上限达至十五六岁,已进入青年时期了。由儿童而青年,这是一个孩子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情感都发生深微复杂化的成长期,因此如何对应并满足这一成长期内孩子们不同生理和心理、思想和情感的需求,就成为编撰者面对的一个难题。令人欣喜的是,编撰者知难而进,精心构思,将孩子们熟悉的"闯关游戏"引入全书体例,成为一种"故事+"的层进式格局。不同深度的故事与不同深度的知识、事理、思想、情感结合起来,难度从十分到二百分,层层递进、步步提升,"城市探秘"和"少年奇想"两部分的阅读,每一部分都要连闯三"关",之後还有许多延伸作品待读,为小读者们闯关之後层楼更上,做了进一步的安排。这样着意满足读者不同层次需求的体例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编撰者非同一般的苦心孤诣。

如果说这本小说集还有缺憾的话,我觉得主要表现在语言上,比如部分作品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几乎没有甚么区别,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成了作者一个人的"独语",这就影响到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逻辑的自洽及情节铺陈的畅达。少年阅读是一种母语的启蒙,一种个性化即带着作者个性和人物个性的、富有灵性和美感的语言浸润滋养的过程。这种阅读的性质,决定了少年文学创作的高难度,而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作者迎难而上。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属于努力者。一些年轻作者笔下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是很正常的事。希望在未来,让我互励共勉,奋力向前。

写完这篇读後感受,已是夜深人静。我从窗口向外张望,仍有灯光繁华闪烁,遮住了远眺的视线。世象纷纭,人情浮躁,自然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态势,但太阳照样会冉冉升起,好书照样能广泛传播,——这是散发着人文气息的《澳门奇趣门——少年小说精选》在我心底唤起的企盼。

是为序。

澳门日报 | 镜海 | 李观鼎 |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