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告解室》,第八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小說組首獎,作者陸奧雷。 《過三關》,第八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小說組推薦獎,作者李懿。 《下環185號》,第八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小說組推薦獎,作者紫寧。
總覺得小說只分為好看和不好看兩種。不管是什麼題材的小說,只要好看就行。身為讀者,每次看到好看的小說都會心花怒放,要是結局夠震撼,我可能會恍恍惚惚不斷回想小說劇情,從此念念不忘。
至於不好看的小說,除非差到看不下去,否則我會堅持看到最後,說不定結局會扭轉一開始的觀感呢。不過一開始覺得不好看的小說,鮮少能在結局扳回,而每次讀到不好看的小說都會暗暗生氣,覺得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要是用這些時間來閱讀好看的小說多好啊。
閱讀好小說是一件愉悅的事,在閱讀的過程中完全忘卻現實世界的紛紛擾擾,沉浸於小說世界中,那是讀者所不熟識的世界,靠小說家將讀者帶到那個世界之中,就算明知道小說人物是虛構的,依然會被角色的情感所牽動;就算明知情節都出於作者安排,還是會為劇情而緊張萬分,想追看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直至看到最後一個字,或滿足,或感慨,或愉悅,或揪心,慶幸自己能看到這麼精彩的小說。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好看的小說呢?老實說,每個讀者的喜好也不同,我覺得好看的小說其他讀者可能覺得沉悶,所以即使參照寫作教程來寫小說,也不確保能寫出好看的小說。
小說有萬萬種寫法,不可能一成不變地按照小說教程來寫作,況且每一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風格,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要寫得好看,就算完全沒有起承轉合也行。
寫小說十分耗費心力,長篇小說簡直猶如跑馬拉松,短篇小說縱使篇幅較短,但別以為寫短篇小說較易寫,說到底,寫小說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零開始構思,一個字一個字建構出小說世界,完稿後再逐字逐句推敲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過程的艱辛超乎想像,而短篇小說的難寫,正正在於篇幅短小,必須在有限的字數完整交代故事,最好能立即抓住讀者的心,一翻開便欲罷不能,而要做到這一點,很多時得靠設置懸念和衝突來營造戲劇效果,牽動讀者的心。
翻看第八屆紀念李鵬翥文學獎小說組的獲獎作品,奪得小說組首獎的《AI告解室》(陸奧雷),獲小說組推薦獎的《過三關》(李懿)和《下環185號》(紫寧)均設有引人入勝的衝突,衝突不一定要多,但必須強烈,強烈到能觸動讀者的情緒。這三篇得獎小說當然都屬於好看的小說,而這三位作者如何用衝突架起小說世界正好作出示範。
《AI告解室》寫的是虛構與現實的衝突,《過三關》主力探索人物的內心衝突,而《下環185號》則是描述角色之間的衝突。
《AI告解室》由一宗自殺案揭開序幕,雖然死者服毒自殺的死因沒可疑,但因為留下與AI語言模型的對話截圖涉及另一宗命案,一名警員無視案件已結案,決定透過新版的人工智能為截圖內容進行分析,於是讀者開始進入一個真假難辨的世界,先是「我」與AI就著一個秘密展開討論,秘密涉及一段苦戀和一具屍體。「我」向AI告解說自己殺了婚外情對象,但並不知道案發經過,而為了掩飾女人的死亡,「我」決定殺死女人的新戀人。過程中AI不斷鼓勵「我」尋求專業協助及向警方自首,而「我」則一心進行謀殺計劃。在這裡已經出現「我」與AI的衝突,一攻一守之間讓讀者漸漸明白事情原委,並期待接下來的發展。「我」跟AI述說的內容是真實的嗎?當中有多少是「我」刻意隱瞞的事實?「我」提出的殺人計劃如此荒謬又草率,最後會如何發展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警員跟讀者一樣同步閱讀自殺者與AI的對話內容,並不時介入讀者的閱讀過程,引導讀者思考自殺者留下來的截圖內容,到底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先撇除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產物,讀者本來就在閱讀一篇虛構的小說,結果在小說中,「我」要求AI就著對話內容撰寫一篇小說,並且直接指示結局內容,結果讀者看到一個跟對話內容截然不同的版本,而警員的介入也說明了現實與AI虛構的小說當中的差異,真真假假越來越難分辨,而虛構與現實的衝突構成一份張力,讓讀者深陷其中,一切疑幻疑真,讀完最後一個字依然迷惘,難分真假。
陸奧雷緊貼潮流將AI寫進小說中,寫出一篇別出心裁的懸疑小說,帶領讀者思考AI在處理人類情感問題時的困局,並對人類的執著作出控訴。
一看《過三關》的小說名,自然聯想到賭博,而這確實是一篇關於賭博的小說,不過故事背景並非預期中的澳門賭場,而是手機上的各種賭博平台,這些平台隨時隨地也能讓賭客下注賭博,讓賭客在不知不覺中輸得一乾二淨,甚至借下還不起的貸款。
主角是一個無業男子,跟妻兒同住,每天遊手好閒不冒正業,只要戶口裡有那麼一點點錢便想以小搏大,不是沒有贏過,可是賭徒沒有收手的意識,最終弄得欠債纍纍,神憎鬼厭,妻子也差點要跟他離婚,不過縱使勉強留下來,卻對他不瞅不睬。他想回鄉,母親已經打了錢給他,然而本性難移的他選擇繼續賭博,贏了錢反而產生貪念,又輸得一窮二白,在絕望之際,主角重遇舊時好友,對方表示能讓他從此上岸,問題是那是犯法的勾當,到底做還是不做呢?
《過三關》全篇都是寫主角的內心掙扎,明明走投無路,卻改不了賭性,想好好賺錢改善生活,偏偏賭癮一來就什麼也忘了,當有人向他提出一個翻身機會,但必須冒極大的風險,他會作出怎樣的決定呢?主角發生在內心的衝突成為小說的核心。
李懿的文字細膩,將一個賭徒的心理掙扎描寫得活靈活現,不過賭徒注定是一個不討好的角色,越寫得真實越討人厭,對於自掘墳墓的人設,大概難以得到讀者的同情,不過讀者越討厭這個角色,也就代表作者將角色寫得越好,對於角色最後的選擇,我始終無法原諒呢。
我喜歡看療癒小說,因此尤其喜歡圓滿又溫暖的《下環185號》,讀完後心頭暖暖的。小說充滿澳門情壞和人情味,是三篇小說之中最具澳門色彩又最觸動人心的一篇。
《下環185號》寫一對父女的衝突,父親曾經是著名飯店的老闆兼主廚,許多人冒名而來,不過由於政府政策加上疫情,飯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失火後自然被迫結業,女兒希望高價賣出店舖讓弟弟出國留學,卻始終沒有人願意買下店舖。父女的衝突源自於女兒從小在飯店幫忙,立志繼承飯店,可是父親卻拒絕將調製獨特醬汁的配方傳授給她,甚至認為她身為女生只會幫倒忙,就算飯店要倒閉,父親也指此事與她無關。女兒對此一直抱恨,無法理解父親因何排斥和看輕她。本來是無解的死結,卻因為一個陌生人而得到解開。陌生人與女主角產生衝突的同時,亦令父女的衝突變得更激烈,不過有著置諸死地而後生的意味,因為衝突升級,才不得不正視問題,最後才讓問題得到解決。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多時來自於欠缺溝通,因此陌生人的出現猶如在兩人之間建起一道橋樑,了解對方的心意後自然能化解心結。小說中提出來的結到最後都得到圓滿解決,陌生人的出現還帶來一段充滿人情味的故事,為這篇小說增添了一份暖意。
紫寧的小說鋪陳出色,將前因後果不徐不疾娓娓道來,並且透過小說帶出具人文關懷的理念,如果能注意一些細節上的合理性,小說將更為精彩。
衝突構成故事,使劇情更牽動人心,衝突的層層堆疊直至高潮爆發最後化解衝突,令讀者讀到欲罷不能。好看的小說餘音繚繞,內心漲滿幸福感,期待澳門作家寫出更多精彩好看的小說,讓讀者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