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本地文坛耀眼的名片。目前较有分量的澳门诗歌研究论着,有郑炜明的《澳门中文新诗史略》、吕志鹏的《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1938-2008)》、莊文永的《八十年代澳门新诗的文化透视》、须文蔚的《澳门诗人苇鸣跨区域文学传播研究》、余少君的《八〇年代以降澳门後现代诗研究:以苇鸣与懿灵诗为例》、张堂锜的《边缘的丰饶:澳门现代文学的歷史嬗变与审美建构》(第四章)等,这些研究成果展现了澳门诗歌的丰富面向,但也存在某些“不见”。其一,对于成就最大的澳门现代主义诗潮的切面研究,尚待挖掘;其二,澳门版本的现代主义诗歌,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代主义诗歌相比到底有何异同,仍语焉不详。区仲桃教授的《无岁无时——澳门现代主义诗潮导论》(下称《无岁无时》),可谓填补了目前研究的空白。

作为“导论”的澳门现代主义诗潮研究

我首先注意到本书章节设置上的一个巧思。着者借鉴了小说创作中常见的“环形叙事法”,将首章标题命名为“导论”後,又将终章命名为“‘导论’”,改写了一般学术着作中的“结论”一词。一方面,这自然是学者的自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此论题恰如题名所言,“无岁无时”,生生不息。区仲桃教授自述,她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切入澳门现代主义诗潮的讨论。其一是现代主义本身的问题域所带来的书写主题:“文化认同”、“城市漫游者”以及“旅游书写”,由是,论着第二、三、四章分别命名为“澳门”、“城市”、“旅游”。其二是探讨澳门现代主义诗潮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转化,具体为“诗史”和“抒情”二翼,与之对应,论着第五、六章分别命名为“诗史”和“抒情”。区仲桃教授以二○一○年布鲁克等编着的《现代主义》为蓝本,试图对照澳门现代主义所涵盖的话题与“正统”的现代主义论述有何异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第一代澳门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呈现它的独特样态。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论者宏阔的理论视野和大胆的对话意识。她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适用性和不适用性,有发展现代主义理论之自觉。而对于“诗史”和“抒情”的探讨,则将视野从西方折返本土,注重中国文学传统对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考镜源流,有助于本论题朝纵深方向推进。尤其是对“诗史”部分的分析,论者能够抓住诗史传统之关键乃“时间意识”,剖析澳门诗人如何通过处理时间来表达他们的歷史观,论证体贴入微,结论精当,给人启发。书中关注的问题,除了文化身份这一维度前人之述较完备以外,笔者未见其他人由此出发,对澳门现代主义诗歌做如此精细、深入的分析。可以说,本书的“导论”不惟具有导读价值,对澳门文学的研究亦有开拓之功。

在“比较”中确立澳门现代主义诗人/诗作的座标

区仲桃教授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经年专业的学术训练使得她对建立作家作品的“座标意识”相当了然,这是其他学者研究澳门文学时不具备的优势。《无岁无时》中的比较论证,可拆解成解答以下两个问题:与其他地区的现代主义诗歌相比,澳门现代主义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澳门现代主义诗人内部有何区分度?当论者将澳门的现代主义当作一个整体时,她发现澳门所遭遇的是“另类”的殖民现代性,所谓“另类”,指的是葡萄牙“失败”的管治以及由此衍生的香港媒体对澳门进行文化传播的可能。论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想像的现代性”这一说法,认为“虽然澳门政府不停强调葡萄牙文化及语言是构成澳门或澳门人身份的一部分,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消减。在实际运作上澳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中国内地及香港。香港对澳门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点,澳门人对流行文化的消费主要是来自香港的产品。香港文化影响之广泛,以至于许多澳门人认同自己是香港人多于是葡萄牙人”①,并辅以分析懿灵的诗作说明这种“软性同化”的影响。正是因为有这种“另类现代性”的存在,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另类特徵才得以成立。

那么,具体到每一位创作者,他们各自的独特性,如何凸显呢?这就需要选取第二重比较视野:作者之间的比较。此书最可观之处在于对其中文本美学的分析。在细读文本时,区仲桃教授注重各诗人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因而总能关注到被前人轻易放过的寻常地方。比如同是书写歷史,她认为懿灵的诗跟陶里及苇鸣的诗比较起来,“在记录歷史时相对较準确,……以她的个人记忆印证了歷史的真实,同时亦表达了诗人的情怀。”②而在分析澳门现代主义旅游诗的特点时,她发现“诗人们的身份认同都不在澳门。他们绝大部分以中国或中国文化作为身份认同的凭藉,但他们心中的中国座落在不同的歷史时段。有指现今的中国,亦有指古老的中国文化,包括母系氏族的文化、山海经呈现的神话、更有指散落在南洋不同国度的中国文化。结果,在他们的诗中没有萨依德笔下的旅游文学和‘反旅游文学’的特性。”③这一结论既包含了作为“整体”的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特性,又能点染各诗人的匠心和机杼,使人从中看出澳门文学多元化的艺术风貌。

敞开的诗意与无边的挑战

有的时候,为了“方便论述”,我们不得不剪裁和拼接这些原本散乱无序的原材料。可喜的是,区仲桃教授并没有因刻意追求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将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毛边”修剪平整,持论公允亦是本书一大特色。只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有时候会使得结论稍显细碎,且过于符合人们的预期想像。这让人不禁省思,倘若研究者在一番辛苦的研讨後所得到的发现与主流认识并无太大差别,澳门文学如何真正“浮出歷史地表”?区仲桃教授的新着,为我们披斩出一条清晰可辨的学术路径,其中的关切,即呈现澳门现代主义诗歌在世界现代主义诗潮中的独特位置,也让每一位澳门文学研究者念兹在兹。“导论”之後往何处去,久久萦绕我心。关于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也许还可透过翔实的文献述评和细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一九八○年代以来澳门现代主义诗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域外的启发、影响及延异出的本土特色。这些域外的启发,包括中国大陆的朦胧诗/新诗潮、台湾的现代主义诗歌以及香港的都市诗的养分。在此基础上,检讨这种跨区域传播的後果,进而在全球化的歷史境遇中,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问题,推动当前中国文学研究以及华语语系文学研究。此外,正如区仲桃教授所言,“本书以第一代澳门现代主义诗人的其中五位作为研究对象,涵盖的作品亦有限” ④,研究样本的相对单一和集中,启示了後来者,关于澳门现代主义诗歌的话题还远没有到言盡的一日。新世纪以来活跃在本地文坛的诗人群体,在在延续了澳门的现代主义诗风,这从他们的师承关系、阅读视野以及诗艺创作等方面均可看出。因此,对于新世纪澳门诗人的介绍和研究,看似偏离了本课题的方向,实则殊途同归。

区仲桃教授的《无岁无时》,在现代主义和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是一个从视野到论域、从理论到方法均值得借鉴的优秀成果。同样重要的是,它激励了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澳门文学研究的人,只要愿意深耕这片园地,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无岁无时”,所以无法终结,所以怀抱未来;因为处在“导论”的阶段,所以门户开放,所以来日方长。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讲师 霍超群

刊于澳门日报.镜海.我读澳门文学 2024年5月15日

註释①至④,区仲桃:《无岁无时——澳门现代主义诗潮导论》,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学术及出版处,2023年版,第55页,第147页,第121-122页,第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