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各地政局、战争、疫病等问题,令人类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不得不面对强烈的冲击,很多人叫这做「新常态」,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诗比歷史更逼近真实,那么剧作者又会如何透过剧本书写逼近她们/他们眼前的「真实」?

根据主办单位给我的资料,剧本类共收到十三份剧本,数量上虽不算是最多的一届,但交来的剧本至少比过去更重视剧场性,影视思维的影响几近绝迹,这已是一个整体上的一大跃进。

在题材上接近一半的剧本都以澳门本地的生活环境、文化记忆、社区生活、歷史事件为素材,加以发挥。有些「本土元素」只是为故事挂上一块似乎「贴近」澳门的佈景,有些则直进当中的隐藏的矛盾,例如不同阶层、社群之间、文化保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令人惊喜。冠军作品《石城》作为澳门新兴社区的喻意明显,「石」指的是哪裡呼之欲出,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多元社群的故事交疊,既疏离又相互牵连,其实也是整个澳门的缩影。编剧有意书写澳门底层、孤独的人物群象,但没有刻意製造悲情,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石城屋檐下」景观,整体构思野心不小。当然,要将现有的人物、情节写得更深入,主题带出更宏观的视野,也许还需要更多雕琢的时间,甚至考虑适度扩展现有篇幅。

季军作品《美的路程》也是另一个具本土气息的故事,但镜头一转到了澳门的老社区,一家久没经营的「士多」裡,网红时代的少年与留恋昔日时光的士多老闆相遇相知,人物性格鲜明,能带出不同世代的价值观。从鬼魂回溯往事,令在世的人重新思考生命意义,是文学、戏剧创作的常见手段,但该剧胜在语言有节奏感,有小幽默,也能带出一点紧张气氛,正式搬演的话,剧场效果相信不俗。

《离家很远》是三个得奖作品中,唯一没涉及具体的地方、社区背景,集中描写一个家庭的内部矛盾,场景单一,人物背景构思完整,冲突的展开高度集中,在有限的篇幅裡,能做到以「吵架戏」去吸引人看下去,人物心理状态层层推进,全靠语言运用的能力。

即使最好的题材,最「接地气」的议题,也必须有合适的艺术手段,不管是叙事或非线性叙事的结构,是抒情还是思辩的语言,在资讯爆炸,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发表意见的时代,写什么和如何写同样重要。这次评审除了本人外,还有傅月美、李宇樑两位老师,在最後的评选讨论中,虽然各有自己支持的作品和论点,但其中一点意见是一致的,就是「戏剧行动」的问题。交来的剧本总是依靠大量台词交代情节,戏剧行动却十分不足。地点、时间、行动高度统一、集中的「三一律」法则,或者已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的题材与写作风格,可是戏剧语言并不为「交代故事发展」或「表达主题」而存在,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如何刻划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世界,也呈现了不同人物的差异,让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内在行动,引领读者/观众比「明白」更高一层的审美价值,也就是一个剧本的语言风格所在。

而这个也正正是这次剧本类只能评出一、二、三名,无法选出优异奖的原因之一。至于得奖的几部作品,并非绝对没有上述缺憾,只是在其他表现上有其过人之处。

第十三届澳门文学奖剧本评委代表 莫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