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谢澳门笔会照例寄来新出版的文学杂志《澳门笔汇》,啊,第六十期了!我一口气看完。也许是情怀的驱使,我翻出1989年6月澳门笔会出版的《澳门笔汇》创刊号,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澳门笔汇》创刊号,是大智大勇、德艺双馨的前辈们辛勤开垦的、是本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园地。封面是崔德祺老先生的国画「红棉」;封底是前辈画家余君慧的国画「常青图」。前辈李成俊创会会长为创刊号写了「发刊词」,开宗明义,「内容要导人向上向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澳门不是文化沙漠!」他面对「君不见,多少刊物,朝生暮死,昙花一现」的现实,立下豪言壮语︰「……我们不要吹捧,要真话,即使《笔汇》只能面世一期就终了,即使《笔汇》创刊之日,人们纷纷指出这份刊物将来是要死的,我们对之坦然,欣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今日,仍掷地有声!

前辈李鹏翥会长也为创刊写下「由笔会到《笔汇》」,陈述为实现其文学宗旨和理想由筹组笔会到《笔汇》创刊付梓的辛酸过程,详盡介绍内外联络事宜、举办和参与的文学活动等,一心要把这份杂志办成「发表澳门文学界新作的百花齐放的园地。……总之,杂志是姓‘澳’的,要具有澳门的特色,首先立足澳门,才能走出澳门。……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共同促进华文文学的发展。」鹏翥先生更为澳门文学新作不断发表、澳门文坛呈现的初步兴旺繁荣的景象而欢欣鼓舞。

《澳门笔汇》创刊号为卅二开本,有当年粤港澳作家联欢雅集的照片,可看到创会副会长梁雪予在盛会上奋笔疾书;创刊号厚达188页,图文并茂,覆盖文学艺术方方面面,内容非常充实︰有小说、散文、诗作、译诗、书法篆刻、人物风貌、文学评论、摄影作品、读书?记等等。迄今有的作者已故,但为後人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和记忆;有些今天仍活跃在澳门文坛,承前启後,默默耕耘。有耕耘才有收穫。其中两篇中英文学评论,今天读起来,虽然带点青涩,但难得的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执着和一片真诚,对真善美的苦苦追求。

伴随着澳门笔会成立三十週年,其文学创作园地《澳门笔汇》也由「创刊号」到现在出版第六十期了!新旧对比,有同有不同,有变有不变。世界在变,澳门也在变,文学艺术也在变!时代不同了,作为「人」学的文学也不同了,但是对文学理想的初衷没有变,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相同的。温故知新,饮水思源,我们缅怀、敬佩和感谢我们的前辈;看今朝,薪火相传,喜见新秀辈出,把园地耕耘得更旺盛、更美丽!

2017-06-06 | 澳门日报 | C07 | 新园地 | 本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