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颁奖礼于4月14日举行,澳门笔会理事长及多名理事、会员参与了评审工作,今届得奖作品中继续有不少同学以澳门文学作品为书写对象。


由澳门基金会与澳门日报合办的「第二十三届澳门中学生读後感徵文比赛」反应热烈,共收到23家学校近370份参赛作品。有关颁奖礼已于2018年4月14日在澳门教科文中心举行,主办单位向二十名获奖学生颁发奖座,以示鼓励。

国家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少华,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澳门日报社长陆波,澳门笔会理事长汤梅笑,高中组评判陈志峰、水月,初中组评判李公荣、赵阳、杨颖虹,以及各校校长、老师、获奬同学出席典礼,场面热鬧。

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致辞时表示,澳门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所经歷过的每一段时空,都留下一个又一个有待我们去发掘、去细味的故事,并提到去年夏天澳门遭受百年一遇的强烈颱风吹袭,当时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充分发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期间出现的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和一桩桩动人的事蹟,充分彰显了澳门闪亮的人性光辉和朴素的人间温情。

吴志良指,举办是次比赛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讲好澳门故事。本届比赛以「小城故事」为题,目的是为了让参赛同学瞭解到,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掘人性的真善美,这座小城──我们的共同家园的所在,也可以变得很伟大。最後寄语同学们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忱,在阅读中寻找更有品味、更加充实的人生,并把阅读的精彩和乐趣广为分享,进一步带动阅读风气,使属于我们的小城故事,通过文字感染到更多的人。

初中组评判杨颖虹发言时表示,同学们每每能从不同着作中读到 「故事一样的感悟」,我们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灵魂,创作时不能只写硬知识和大道理,还要给书中的人、事、物予以情感,并将之幻化成情节,描绘出环境,升华至思想,让原着在读者的二次创作中成为一个感人的故事。学生要为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意而学习,老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的个人特质,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写作框架和修改,以免抺煞学生的创作力。

高中组评判陈志峰发言时称,评审一致认为本届的参赛文章质量颇高,这归功于主办单位近年在读後感徵文比赛的基础上,增办了「作家走进校园计划──阅读写作讲座」, 让澳门中学生多点认识澳门文学,瞭解澳门作家们创作的心路歷程,提升澳门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鼓励年轻人阅读更多澳门作品,书写更多澳门情怀,讲述更多澳门故事。本届的主题「小城故事」,可让年轻一代透过阅读、思考和写作澳门故事去寻找、去探索、去传扬他们对澳门这一小城的爱。

初中组冠军谢美琦与高中组冠军孙美琳分别发表获奖感言。谢美琦分享了写作感受以及参赛的取材灵感。孙美琳表示是次徵文比赛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比赛,为澳门学子提供了学习与发展思维的无限空间,对提升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及语文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认为在澳门这座小城,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去聆听,去寻觅的故事。

颁奖礼上,嘉宾分别向各组获奖同学颁发奖座表扬他们的傑出表现,本届初中组冠军为谢美琦、亚军罗玮、季军周家仪,优异奖陈梓柏、王佳莹、吴秋烨、梁健邦、谢以才、陈颖儿、余佩娜;高中组冠军为孙美琳、亚军甘远来、季军林芯廷,优异奖陶昶、林子桦、李绮彤、梁文静、樊铸真、黎滢钰、姚炫羽。同场并设展览展出各获奖作品。

有兴趣细阅获奖作品之人士,欢迎浏览比赛专题网站

第二十三届全记录请点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