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三巴仔街寧靜的街上,一片古樸粉黃色的泥墻建築在眼前閃過,顯得低調而神秘,或許因其內斂的外表,未能令匆匆而過的行人駐足。然而,這座創辦於1924年的無量壽功德林寺院,卻有着無可比擬的歷史。2023年5月24日,央視新聞熱報:

“今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16次執行局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新入選項目名單。由我國國家檔案局組織申報的《四部醫典》和《澳門功德林寺檔案和手稿(1645-1980)》兩項文獻檔案入選本輪次《世界記憶名錄》。因此中國列入國際級《名錄》的文獻遺產合共十五項,包括已有的《清代大金榜》、《本草綱目》、《甲骨文》、《南京大屠殺檔案》等……”

一張亮麗的文化金名片為澳門、為國家,也為世界散發光環。功德林寺院雖然只在百年間,甚至不是太多澳門人瞭解其歷史和文化內涵,然而卻得到國際社會的充份認可,作為嶺南地區首家女子佛教學院,珍藏的文獻遺產見證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文明進步,被視為具有特殊歷史價值和世界意義。

人生充滿著許多的偶然,也許是必然。那是澳門回歸後的翌年,2000年,因陪母親到功德林寺院祭祖,首次踏足,門庭深禁,寺內深遠廣闊,清幽寧靜,樹蔭之下,日照香爐生紫煙,但見幾位身穿素服的女尼,一派怡然。機緣下我鑽進了藏經閣,驚訝不已。當時正在攻讀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學博士學位,主修文獻學。沒想到幸福來得那麼突然,豐富的典籍讓我兩眼發光,如獲至寶,也因此充實了博士論文其中一章的內容。或許這是奇妙的天意,自此便與功德林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