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一場風災,澳門雖受重創,卻使城市人從紙醉金迷的事不關己中清醒過來,澳門作家喬捷在災難中,等待城市的痊癒。


8月23日早上,颱風天鴿掃過蓮花寶地,金碧輝煌的東方拉斯維加斯面具被拆掉,長時間斷水斷電斷網絡,一夜讓這個小鎮回六七十年代。澳門,最富有的窮鄉僻壤,這真身叫人不忍直視,受災居民的環境慘不忍睹,直至26日,澳門人死的死、傷的傷,市面的情況、供水供電仍未完全恢復,平日最能忍受壓迫的那部分人,都忍不住叫救命,新一波颱風又正逼近,愈來愈多澳門人情緒不穩定。

回到22日當天,鄰近地區如香港、珠海已經發布了特大颱風的預警,澳門氣象部門的表述卻曖昧未明,直至23 日早上7 點半,才突然通報說9 點掛八號風球,並在一個小時後升級到十號風。前一天,當很多澳門人仍像平日那樣討論澳門是否會掛八號風球,並為第二天要不要上班之類開賭局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即將親歷的,是前無退路、後有追兵的災難片情節。

生命的賭注

當大家意識到危險的時候,風已經夠讓人像多長一雙翼般飛走,路上的大樹陸續倒塌,所有主幹道被阻塞,唐樓天台的鐵皮屋頂飛脫,大廈的鋁窗、落地玻璃、簷篷此起彼落應聲倒地。大家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機會搜購水、食物和應急物資。

也許很多澳門人也跟外地人一樣,沒想到平日總是逢凶化吉的澳門,竟然會遇上這樣的災難。澳門蓮花寶地的美譽變成了魔咒,這些年過得太幸運的結果,就是澳門上上下下總是對危機掉以輕心,始終抱持僥倖心理。即使不是全部人,至少一部分澳門人、一部澳門官員是一直是這樣。

很多人當天早上知道掛八號風球,知道不用上班,第一時間做的就像我一樣是回到床上補眠。當他們在睡夢中被風的呼嘯聲,被玻璃窗、大樹倒落的聲音嚇醒,感到房子像家裏的吊燈一樣在搖動,一切已經為時已晚。我和老婆一起看了太多災難片,已經深刻地意識到沒有防災意識的後果,我們家的門窗是特別為了防災而選用了較牢固的物料。然而,看着窗外的鐵皮屋頂、簷篷在空中亂飛,四圍的路全被倒下的樹阻斷,我們還是會感到害怕。

從八號風球到轉掛十號風球那短短一小時,家中的燈開始偶爾一閃一滅,我們心知不妙。到剛有人在網絡群組裏說家裏停電,我還沒來得及安慰,自己的也立刻斷電,寫到一半的留言立刻改成「我們也停電了」。萬家燈火俱滅,澳門也開始進入最緊急的狀況。像我們略有點防災意識的家庭,風暴來臨前儲備了水和其他基本物資的倒還好,有些人家裏根本沒有足夠食物和照明用品,甚至根本不知道斷電以後很快會停水。

最慘的是低窪地區的居民,即使他們立刻意識到受潮漲和風暴的雙重影響,海水必然倒灌,卻不會想到這海水來得如此急促。朋友在天鴿最接近澳門的時刻在新馬路做直播,報道到一半水淹的高度一下子就已漲到胸口處,而且水深還在進一步升高,她和攝影師只能立刻找最近的一幢唐樓往上層跑,樓下的商戶無一倖免於難,有些趕回店裏的人也都放棄搶救貨物。短短一個早上內港一帶已成澤國,部分路段水深近兩米。他們,早已經沒有時間把地庫的貨物或座駕帶往較安全的地方;那風暴來襲的早上,若然仍要救貨救車,也就是冒險為之以生命作賭注了。

結果,不管大家身處何地,想必都曾在社交網絡上看到過這些澳門的慘況吧,像打保齡般被風撞倒的旅行團、在馬路上游蝶泳的救人者、在汪洋中孤立在車頂上待救的駕駛者,也許我們還可以笑笑,然而,在大風中墮樓與撞牆而死的人,被落下物擊中而死的人、淹死在地庫的人,還有那些好心幫忙救災而無辜受累而死的人,卻並非以幽默感便能輕輕帶過。

災難中看清現實

如果可以及早通報,是不是可以化解這次的災情呢?我想在人命傷亡方面應該可以,但是對公共服務和城市的破壞,卻仍然是個必然。就像繁華背後藏着落後的澳門,一些澳門人其實也一樣,表面身光頸靚、內裏土氣未除。「會沒事的」、「即使事情再壞、即使那些人再討厭,也只能是這樣了,沒什麼的,不會出什麼大狀況。其他事情就不要多事了,只要經濟繼續向好,我們繼續能掙到錢便行了」。

這樣的想法已經好多年了,成了不少澳門人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小問題,不作聲,情願私底下一幫人自怨自艾;大問題,罵過了,沒改變,也就算了,明知道這樣不作為的結果,卻仍選擇沉默,情願看着事情一一變壞。有些東西,真不是錢能夠輕易解決的問題,人的質素和價值觀,遠遠比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難提升。再怎樣有智慧的城市,一旦由笨蛋使用,也不過是個逗他們高興的積木玩具而已。

另一個颱風又來了,我相信,至少澳門人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把放假與否當成賭注。想到老子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對於文明社會,颱風天鴿對澳門造成的災難絕對是禍。而災後,最幸運的是情況並不像作家喬靖夫《香港關機》那樣,看到一個城市完全斷水斷電斷網被隔離, 「澳門關機」期間,市民仍然克制忍讓,沒有暴亂和疫病擴散,人性並未需要受考驗。這樣,這次事件對澳門人來說也許來得正是時候,這樣的慘痛經歷絕對是澳門最需要的「福」,我們真的需要從富裕和幸福的幻覺中清醒過來了。

澳門得了一場大病

事實上,我在風後的這幾天,看到了澳門有很多美好的第一次,讓我更相信澳門人的身體裏仍有希望種子可以發芽。這段日子,大家不再對權威說的話、不再對流言掉以輕心,開始會懂得自己思考,尋找答案。澳門人也發現透過齊心合力,很多事情可以更妥善解決,並不一定事事都要指望政府,他們自發組織社區義工團,傳統社團也終於發揮了該有的社區動員的力量。所有澳門居民和前線不眠不休的救援人員一起付出所有,人們回到了互相照應、鄰里間守望相助的狀態。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過去曾經讓港澳人自豪的那些人情味和鄰里關係,其實過去隨虒況濟發展都在逐步消亡。現在,借豉油、借蠟燭、分享水和食糧、有困難向鄰居求助,終於回歸日常。我也看到了當澳門政府動員所有力量的時候,他們原來可以做到更多,而且可以更快更好。

人說小病是福,會讓人更關心自己的健康。只是沒想到,澳門一來遇上的便是「大病」,身體至今還沒有恢復過來,而且還不知道事後會不會汲取教訓、真心悔改。而對於幸運的我們,在天鴿中也許只是受點無水無電之苦、有點財物損失而已,對於那些在風災中痛失家人的朋友,其付出的代價和心靈所受的創傷,又該如何補救呢?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在頹垣敗瓦中,願有幸福在發芽)

文.喬捷 圖.賀綾聲 2017-08-29 | 明報 | D04 | 副刊/世紀 | 世紀.風中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