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日渐长大,游戏时会用身体挡住不让我受伤,使我心甜得像浸在小熊维尼的蜜糖罐子裡。这个两年多前还在妻子肚裡的小不点,开始滋养出同理心来。凭空多出一个爱护我的人,这真是生命的奇妙之处。

想起早前幼稚园入学考试的经歷,女儿放榜时“全军覆没”,看着社交网站上一个个朋友报喜,群组裏不认识者正犯愁选择太多,及後在候补名单公佈时又受二次伤害,同病相怜的“全军覆没"群成员纷纷丢下一句“找到心仪学校,祝大家好运"後高调离群,那段时间的心情真是翻江倒海。

尽管情知考试方式对幼儿不一定人性化,我们却没有不接受游戏规则的可能,毕竟总得有个量度标準。好心的朋友开解我,但我也有钻牛角尖,不忿有之,羞愧有之:大家都在玩这游戏,考试失败,好像在证明幼儿的能力有限,也像暗示父母能力的不济。有点挫败,乃至“面子"的阴霾笼罩头顶。

一来得不少朋友安慰与帮助,二来自己也想通,三来女儿最终进入心仪学校(也曾有雪中送炭的好学校),那些负面情绪并没有影响我太久。正如朋友说“现在才刚刚开始",我感汗颜的是如何以平常心面对女儿成长所出现的各种竞争与比较?

想到了早前看过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若我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为剧中那些心理扭曲的家长。《你》剧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作品,原着记录了作者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所见证的九个被考试绑架的家庭的教养故事。剧集共五个单元,抽取原着故事的灵魂和精髓,用类似西剧《黑镜》的科幻元素包装,手法夸张,描写了考试制度下变形的价值观和亲情:有母亲用遥控器倒带儿子的时间,要他不停上补习班;有母亲逼读写障碍的儿子争气,致使他出现双重人格,杀猫成瘾;有学生为了好成绩,间接导致母亲变成一隻孔雀……这一切,都是以“爱”的名义来进行。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必须过动〉单元尤令人深刻,描述未来世界中,生儿育女的任务由政府分配,有点像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不同的是,孩子会由母亲养育。孩子不知道生父是谁,社会上没有父亲角色,男人只负责工作。

母亲和孩子的社会地位高低和居住地点优劣,都由子女的考试成绩来决定。成绩优异,住的就是高尚豪宅区;考得差,只能蜗居于寮屋区“鸽子笼”。成功的母亲胸口有一块勋章,勋章的灯全亮,代表孩子成绩好,母亲社会地位高。

故事中的母亲杨鹃曾培养出成绩满分的儿子若傑,成为知名模範母亲,但若傑发生意外早逝,她获得植入另一胚胎的机会,诞下若娃。十多年後,已成为少女的若娃成绩差强人意,杨鹃曾要她佯装患上过动症,好让她避开决定人生的鑑定考。最终若娃成绩没有起色,经过一番波折,杨鹃设谋,让女儿被当作患有妄想症送去“精进”。

所谓“精进”,其实就是销毁。若子女因教养问题而被送去销毁,母亲的社会地位便烟消云散,然而,若娃被认为是瑕疵品,杨鹃得以保留原有声望,再次得到生育的机会,培养所谓的优秀子女。其实,长子若傑死亡的真正原因是自杀,只是杨鹃掩饰了,否则她也会被认为是失败母亲,丧失一切,也不能再生育……

故事耸人听闻,相信观众都认为杨鹃残忍变态,不会同情她,不过,我彷彿能理解她。从今次我女儿入学试带给我的经验来看,我隐约感受到,考试制度确能将人的心态扭曲。尤其当你看重面子时,儿女成绩差,你感到面目无光,成绩好,你威风八面。剧集只是透过极端手法,将父母看重子女成绩的心态表现出来。

其实,如今不少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杨鹃的影子,也许明白考试不是一切,但社会对成绩的重视、攀比风气的盛行,加上对失败者极不友善的社交平台,会将父母们异化成杨鹃。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提醒我不要成为剧中那些用爱来绑架儿女,但实际上十分自私的父母,而且也不要被成绩和面子牵着鼻子走。

由于不惑之年才当上新手父母,对养儿育女的心得与感悟,与同龄人相比,好像有点小儿科。不过,我认为“新手父母"这个词对每对父母来说都适用,没有人天生是父或母,也没有人能重复养育一模一样的个体。正所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认为这除了表达父母心繫子女外,也间接说明了父母永远都是新手,哪怕到了七老八十,仍要面对与子女的关系,每每都有新体验。这样一想,我就坦然面对自己的患得患失了。

曾许诺要多看亲子教育的书,进度却甚缓慢,育儿资讯多为道听途说(如亲友经验和网上资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近期浏览本澳某公立学校的网站,才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剧名来自大诗哲纪伯伦的一首名叫〈孩子〉(On Children)的诗。那诗说的是如何为人父母,每一句都十分精警。其中一段如下: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因自身对生命的渴望而诞生 他们只是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为了你而来 他们陪在你的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是你做梦也无法想像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要把他们复製成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应停留,更不会後退

传统封建思想说“身体髮肤,受之父母",又说要报亲恩,所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子女,自发拥有孝顺和报答父母的寸草心是无可批驳的,但父母却不能以此来枷锁子女的人生。

纪伯伦这首诗开宗明义地说孩子是独立个体,有独立思想,几乎每句都对封建思想打脸。其实一百年前,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也有相似的论说。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道出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既有生命的层面,也有爱的层面。父母是生命的桥樑、过渡,应该将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他说:“後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这大抵与诗人纪伯伦的《孩子》中说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的比喻相似:这些箭,将飞得又快又远!

其实这篇文章被引用很多次了,因其歷久不衰的隽永内容,更因华人社会的父母或多或少仍有封建遗毒,现在读来,仍有警醒意义。像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及其原着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正是佐证。

鲁迅认为对孩子要理解、指导,乃至解放:“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裡的“解放”,我觉得可以有现代一点的解读:既不要用迂腐的“恩"来困囿孩子,也不要异化天性的“爱”来绑架他们。

虽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但无可否认,原生家庭对孩子有最重要的影响。作为父亲的我,性格也非十分完美,人缘也没有很好,实在没有信心将女儿培养成人见人爱的小孩,只是我还是希望她将来有爱心、有同理心。有同理心也许会变得多愁善感,有爱心也可能在弱肉强食的社会裡吃亏,但有些品格,纵然吃亏也不应丢弃,我可以做的,是引导她,令她避免走冤枉路。

鲁迅说父母不应要求孩子回报,作为一位平凡父亲,我又有甚么资格奢求回报呢?女儿的出现填补了我生活和生命的缺口,她的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回报。每一天下班劳累回家,打开门,见到她在玩玩具或吃东西,然後指着我笑着叫爹哋,向我展示有趣的物事,已经成为我每天最期待的时刻了。

(原刊于《澳门日报》新园地版,2021年5月3、10、17、24及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