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有幸参与澳门笔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深受感动和鼓舞。整个过程显得隆重而又简约,热情高涨却不铺张,说是“庆典”,其实只做了三件事,可概括为三句话:道一声感谢,出一部文选,颁一个奖项。澳门笔会在它的“而立之年”,以此回望歷史并前瞻未来,可谓别具心裁。

先说感谢。澳门笔会感谢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澳门基金会和社文司辖下的文化局,不仅在人力、物力上给予笔会长期、大力的支持,更与之建立起多种合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澳门文学发展;感谢媒体对文学的广泛传扬,尤其是《澳门日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本土文学留出大量版面,鼓励创作并不断推出新人,业已成为澳门文学的“苗圃”、“花坛”和“阵地”;感谢中国作家协会长期以来的关怀和帮助,尤其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八年来,通过举办“写作训练班”、“澳门作品评议会”、“推荐新人新作”等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受到澳门写作人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感谢内地、香港和台湾等地众多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长期参与澳门文学活动,热情点评、推介澳门文学作品,大大拓展了澳门作家的艺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追求……在澳门笔会看来,这种感谢并非程式化客套,而是一种将外力,转化为责任和担当,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来自四面八方的鼓励、支撑、参与、融入,氤氲出一派浓郁的艺术氛围,构筑了一种优良的文学生态,不但促成了文学生长,而且催化了文学自觉。现在,全部业馀性质的澳门文学,就整体而言已显出“回归民间”的特色,就个体而言也正在“回归自身”。一方面,因其业馀性而苦于“在生存中写作”,另一方面,则因其自觉性而成为“在写作中生存”。事实上,澳门笔会已有不少这样的作家,写作已昇华为他们的一种“诗性追求”和“诗意栖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或生命方式。这种文学自觉,乃是澳门笔会成长的基本动力。

再说文选。《澳门笔会三十年作品选》试图勾勒笔会的创作歷程,其间充盈着向古典和传统致敬的意味,又不乏对立体感和现代性的思考和追求。老、中、青三代作者在这裡集体亮相,展示着澳门笔会三十年来“求真、向善、尚美”的艺术倾向。老一代如何呈现深沉稳重、淡定冷静的风骨,中生代如何致力创作转型和审美追求的嬗变,新生代如何显示敏感的生命体验和大胆创新的锐气,整整三代人的创作状态和心理投射,或隐或显,在作品选裡大致可见。

从某种程度上看,作品选对笔会三十年文学书写的梳理,旣是对小城文学歷史的归结,也是对现实和未来的静观;其归结固然带有一种回望的深情,而静观更具有现场感和前瞻意识。这部厚厚的两卷本作品选,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其中蕴含的,不止是收穫的喜悦,更有一种热切的期待;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澳门文学应该有更好、更多、更精彩的呈现。

这部作品选的选编,或许还不够全面,还缺乏应有的深度,但它对笔会作家持续性创作及其实绩的关注,确乎留下了许多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它记录着澳门笔会的激情和梦想,记录着我们因爱上文学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增强了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留下的岁月痕迹,将“立此存照”,生发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题,引起大家自我审视、自我省思,而这正是笔会举行庆典的意义所在。

三说颁奖。李鹏翥先生是一位可以促膝深谈的前辈,循循善诱的长者。他常以结识名家而心愉,更因偶遇新锐而情热。在与他交往的时候,你会慢慢觉察其人性定力之强大,内觉功底之深厚。他坚守文学本位,但不拘泥形式;尊重传统,又关注新潮;拒绝低俗,却力主雅俗共赏;言説直率,而能远离臆测武断。他在长期辛勤的付出和多姿多彩的创作中,写出了境界,更活出了境界。他的代表作《澳门古今》、《濠江文谭》等,成了了解澳门文化和澳门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他的人格和文风,也堪称垂範衆人的榜样。李鹏翥先生的为人之道和为文之道,与百万捐赠者的慷慨之义不谋而合,激发了澳门笔会的想像,终于成就了“纪念李鹏翥文学奬”。

澳门笔会在自己三十岁生日时颁发这个奖项,是希望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时候,想起李先生,并像他那样平和、安静,回到内心,让诗意离我们更近些、更近些。我们相信,这个奖项将保持它的严肃性和仪式性,进而提高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对澳门文学的激励功能,不断增加其审美价值和建设性意义。

一个内蕴丰富的“庆典”结束了,澳门笔会又站在一个新三十年的起点上。我们期待着一流作家作品的湧现,期待着根基深厚、视域广阔的精神高地的隆起。让我们携起手来,腳踏实地,满怀信心地迎上前去!

2017-11-22 | 澳门日报 | E04 | 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