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以歷史发展、社会事件剖析澳门、拆解澳门人的书。

本书由澳门殖民管治时代的歷史说起,然後透过回归、赌权开放後发生的事件分析澳门及澳门人的转变,进而写到本土意识觉醒下的身份认同;最後以近年本地艺术创作对社会的刻划,进一步剖析澳门人的本土意识。

开首的歷史篇章以建筑、美食及跟香港的联繫作主题阐释。作者从申请世遗以及城市建设进程切入,阐述澳门建筑发展,并道出不少路牌与街名的小故事。笔者最深印象是近年成为拍照打卡热点的「恋爱巷」,其葡文名字原来没有恋爱意思,「Travessa da Paixao」当中的「Paixao」相当于英文的「Passion」,在宗教意义上是指「耶稣受难」,中葡文的街名意思相差那么多都是源于殖民管治时代的沟通不良。除了有趣的街道典故,作品前半部分对澳葡时代的美食及港澳关系的微妙变化着墨不少,能够让读者对澳葡时代的澳门及港澳关系增添不少瞭解。

在认识歷史发展後,进入本澳社会议题。讲到後殖民时期的社会问题,作者噼头就以去年「八 · 二三天鸽风灾」作例子,指出赌业兴盛的背後存在已久的民生问题,因颱风导致严重淹水、断水断电等等一连串早已出现却没有解决的情况。那场风灾触动了不少澳门人的痛处,正如书中那一个隐喻:「就像政府对这个颱风没做好预警与事前準备,政府当年让赌场在澳门遍地开花,然後衍生各种问题,整个社会也没有预警与準备,导致市民叫苦连天。」风灾以外,书中也探讨「派钱」、旅游业发展、赌场建筑、旅客迫爆等等澳门风光背後的隐患,值得深思。

对于澳门人一向缺乏的身份认同,此书的後半部分别以近年的保育事件及艺术创作进行说明。作者指出「澳门人一向不瞭解这城市」,确实澳葡时代的澳门人鲜有身份认同一说,而回归及成功成为世遗後澳门开始受外界关注,加上社会问题在高速发展中逐渐浮上水面,澳门人才终于觉醒。这种本土意识充分反映在近年一连串的保育事件中,例如蓝屋仔面临改建、望厦兵营拆卸,还有鬧得沸沸扬扬的桃花岗事件,都显示了澳门人开始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城市发声,保卫属于自己的「家」。

而一批艺术工作者则以创作方式为澳门发声,他们透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想法。此书从电影《奥戈》、《骨妹》,画家袁伟业、霍凯盛、苏文乐的画作,及近年的本土议题剧作等作品,剖析当中呈现的身份认同、社会反思,而这类创作题材确实是近年才渐趋蓬勃多元,属本土意识抬头的另一佐证。

笔者自问对澳门瞭解不多,读毕此书确实多了认识及反思。书中结尾谈到现在澳门人有假期就逃难似的去旅行,不愿留在澳门。也许身为澳门人,在周游大千世界的同时,应该多瞭解腳下这片土地。这样才能真正打破「逆向幻觉」,让外界看见真实的澳门。

《隐形澳门:被忽视的城市与文化》

作者:李展鹏

出版:远足文化

日期:2018年2月

澳门日报 | 阅读时间 | 翠茵 | 201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