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散文选》的出版,是澳门基金会关注、推动澳门文学事业发展的成果。本书选辑了澳门五十七位作者的一百一十四篇作品,大部份是九十年代之作。这些作品眞实地描写生活,眞诚地抒发主观情感与哲理,坦率地展示内心图景。

散文是文学创作的母体和基础。在澳门文学园地中,散文创作的数量较诸诗歌、小说、戏剧庞大得多,汇编这部作品时,我向作者们徵稿;无法联繫上的,盡可能凭过往阅读的记忆缐索翻阅报纸、刊物搜寻。囿于个人的阅读範围与能力所限,遗珠之憾是无可避免的了。

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其实书籍的编辑出版也是遗憾的工作。在汇编过程中,每每看到作者们写出水準更好的作品,可惜不能无休止地收入补充,于是我想到,这种种遗憾,应当在下一本《澳门散文选》的问世作出弥补。

谨在此向作者们的支持表示谢意;感谢曁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敎授赐序。

林中英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五日

《澳门散文选》简介

本书收入澳门五十七位作者的一百一十四篇散文作品。文集中大多数作品写的是作者在澳门这块土地上的所见、所思、所感,有世相,也有心象,是半岛生活在他们心中的投影,很有“澳味”;也有作品取材于岛外旅中的感受和远去故土岁月的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作者的精神向度。这些作品向读者诉说眞话、眞情,令人感到亲切。

序 …饶芃子 I

不久前,听说澳门基金会正在筹划出版一套文学创作丛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文体的选集,这应是澳门作家各种文体佳作的荟萃,是澳门文学界在世人面前的一次群体性的“亮相”。它的编辑和出版,将有助于澳门文学走出半岛,也有助于半岛以外的人们了解和认识澳门文学。所以当澳门女作家林中英要我爲她编选的这本散文集子作序时,我就不加思索地答应下来。

散文是人类精神最直接的语言艺术形式。比之于其它文体,散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轻巧灵活,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优秀的散文作品,都能在短小的篇幅裡,把复杂的事物和感情,表达得曲折盡意,绚丽多彩,令人读了不忍释手。中外许多着名的文学家,都写过很好的散文,如雨果的《悼念乔治·桑》、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屠格涅夫的《爱之路》、高尔基的《人》、鲁迅的《秋夜》、郭沫若的《石榴》、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巴金的《随想录》等。冰心、朱自淸、叶圣陶和刘白羽、杨朔、秦牧等散文家的作品,就更爲人所知。我国是散文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古代散文名篇留世的也很多,如王粲的《登楼赋》、诸葛亮的《出师表》、曹植的《洛神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江淹的《别赋》、庚信的《哀江南赋》、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举不胜举。这些名篇,无疑是我国散文峻拔的高峰。由于优秀的散文都有它独特的精神内涵,旣可供欣赏,亦可资揣摸,还有助于人们探窥文学的堂奥,所以长期以来,盡管文坛的潮汐,有涨有落,而散文创作的热潮,却一直没有消退。

在我印象裡,澳门文坛上,诗人多,诗作多,小说和散文的创作似乎没有诗歌那么“热”。读林中英编选的这个散文集子,我才发现,澳门文坛,专门在散文这块园地上耕耘的人不多,但写散文的人并不少,散文创作实际上也是“热”的。祇就选入本书五十七位作者的一百一十四篇作品看,澳门的“散文角”还是有它的一方风景。文集中的绝大多数作品是来自澳门本土的生活,写的是作者在澳门这块土地上之所见、所思、所感,是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途程中採撷到的,有世相,也有心象,是半岛生活在他们心中的投影,很有“澳味”。少数作品是取材于岛外旅中的感受和远去故土岁月的记忆,写的是游子心事。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精神向度。

人生之路漫漫,却有许多哲理可以求索,有心的作者必能从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发现、感悟到这些哲理。这个文集裡有不少作品是写作者的人生感悟的,如方圆的《最後的一课》和《我的小苦瓜》,前者从老师在“最後一课”送给他的一张英文祷告卡的内容,感悟到在人生道路上,要能够以平静的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又要有勇气去改变那些经过自己努力就能够改变的事。後者通过自己在阳台试种苦瓜的一番劳作及其成败,认识到在事业的得与失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又如凌稜的《信是有缘》,对“缘”的体悟、解释,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她在文中写道:“愈来愈相信世间有‘缘’的存在”,但“缘有聚,也有散”,缘聚时是艷丽的,缘散时应是“另一份缘的酝酿”,“缘,有盡、有无盡;盡与无盡,全在结缘的两颗心是否一起惜缘”,提出要“随缘”,但也有“惜缘”,颇有“禅”的意味。还如陶里的《冬宵幽兰》,从“兰”在残败的环境中吐露芬芳,“正是作着悲壮的奉献”,联想到“生命是一个悲壮的过程”,人也如是,从而感悟到人也应该像“兰”那样,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整篇作品从“花”下笔,通过“花事”与“人事”的联想,坦露作者的情志,最後回到“花事”上把“兰”的幽香和它的品格,点染得格外醒目,不失爲一篇寓有哲理的美文。还如方欣的《黄昏的歌》,写自己对黄昏的感受,一反前人那种落寞的黄昏感,认爲每天的黄昏旣是一天工作的结束,又是温馨生活的开始,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如若人人能如是看待生活,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和遗憾。

在这个集子裡,有一些抒写亲情、缅怀先人的文章,如林中英的《心迹留痕》、永盛的《父亲》、刘羡冰的《妈妈的幸和不幸》、懿灵的《七姐鞋随想》。这些文章都写得素朴、动人,是作者眞情的自然流露,共同的艺术特色是寓亲情于娓娓叙说之中,文章裡记叙的都是平淡琐细之事,是平凡人家平凡的生活,但作者娓娓叙来,自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林中英的《心迹留痕》,是一篇蕴藉、沉实的佳作,文章由梦境入题,追忆着,诉说着,用朴素的语言记叙祖父昔日的旧事,不卖关子,没有出乎意外的刻划安排,一切似乎都无意出之,和生活过程一样流转自如,字裡行间,流露出作者未盡人孙之孝的歉意和伤悼之情。集子裡还选入三篇澳门老一代文化人李成俊、陆觉鸣、李鹏翥写的哀悼着名作家萧殷、翻译家丽妮(郭安仁)和香港作家严庆澍的文章,这几篇文章都写得沉郁、凝重。三篇作品都是从作者惊闻噩耗时的内心活动和情感状态写起,写自己如何面对不愿意接受的事实,痛失中脑海、心海还浮现着许多往事,随把这些一一记叙出来,用自然的笔法,在写实性的追述和描绘中寄寓自己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散文是主体意识十分强烈的一种文体,所以读者能从中见到作者的心灵。集子裡的作品,写自我意识、自我情绪的不少,但没有无奈、无望的感嘆,更多的是表现当代城市生活中的各种文化心态,各种各样的精神觉醒、品格和弱点。它们旣不是某个人、某种生活的颂歌,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哀歌,而是从眞善美的角度去透视、感受半岛上人们的生活,描写人世间难得的各种“情缘”,有人情(如谢小冰的《生活就是这样》、白思群的《春雨妩媚》)、冼爲铿的《邻家的小女孩》);有书情(如李鹏翥的《书似靑山常乱叠》、穆凡中的《淘旧书》);有艺情(如穆欣欣的《二胡》和《附庸风雅》、穆凡中的《窝头·戏曲》和《观衆十怕》);有酒情、茶情(如王和的《煮酒》、白思群的《且将茶味浸年华》);有怀旧、怀鄕之情(如白思群的《永不回来的风景》、石城的《蛏子鄕思》)。散文篇幅短小,对生活的反映难免有局限,但这些作品向读者诉说的都是眞话、眞情,没有媚态,是平等的倾诉和对话,读者会感到自己同作者靠得很近。

澳门是中西文化最早相遇、长期并存的地方。在澳门二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遗产。在澳门的名胜古蹟中,旣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妈祖阁、普济禅院,也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大三巴牌坊、天主敎堂和葡国广场。中西文化并存,成爲澳门文化的特点。在这片土地上滋生出来的散文,也具有这方面的特色。文集中徐敏写的长篇散文《澳门新八景随想》,分别以“双桥辉映耀濠江”,“妈阁情意结”、“松山抒怀”、“卢园我所爱”、“一堵残存的门墙”、“‘龙环葡韵”相思”、“普济禅院探幽”、“黑沙踏浪”爲题,描述了澳门中葡文化胜景。这篇文章写得很实,但它所传达的是一种跨文化的美的信息。跨文化的特色还反映在一些作者文中对异国情怀的抒写。吴志良的《作别西天的云彩》和《大学新生的“洗礼”》、李丽靑的《少年亚底尔斯的烦恼》、冯倾城的《她的第二次爱情》、苇鸣的《与妹书》,都属于这一类的文章。吴志良的两篇散文,均取材于他在葡国的学习生活,前者写他在葡国时生活在他周围的亲善的葡人,他和他们之间的友谊,特别是房东弗兰西大大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是游子在外,处在陌生的环境裡,这种母亲似的关怀,就更令他动情。後者写葡国一些大学的所谓新生“洗礼”,作者对此显然有自己的判断。李丽靑笔下的少年亚底尔斯,是印巴裔人,是一个中学生,正处在十八岁的最好年华,却面临着家庭包办婚姻的苦恼,因爲在印巴系文化中,包办婚姻至今仍很盛行,他虽有“抗争”的意识,但祇要他还是在那个文化背景下生活,在这种文化没有遭受到大的冲击之前,他确实很难找到新的出路。文章裡的是少年亚底尔斯的烦恼,当中不无作者对异族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冯倾城笔下的“第二次爱情”,实际上是一场跨文化的爱情悲剧,文中的女主人公爱上了菲律宾靑年弗特里克·朔多乔,由于文化的阻隔,他们的爱情很快就黯然结束,留下的是情感的“空白”和遗憾。苇鸣的《与妹书》,情和意的表达都十分含蓄,但从文中看,作者对妹妹成爲黛丝·高华斯夫人的“幸福”,是有所保留的,爲甚么?作者并没有明白写出来,他给读者留下文化思考的空间。

正如前面所说,澳门的散文多爲眞情实景的白描式抒写,有朴素自然、温馨亲切的特点,而极少有古老深沉、高亢辽远的歌唱,但古老深远、高亢辽远决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是一种歷史的积淀,应是来自悠远的过去,同地域性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这作爲一个问题提出来,但不能强求,因爲这并非是朝夕间的事。

一九九六年七月廿四日于暨南园

【点击《澳门散文选》全书】

丁 璐   赌局…1 方 欣   现代人的潇洒…3   黄昏的歌…5 方 圆   最後一课…6   我的小苦瓜…8 王 和   煮酒…10 玉 文   倾斜…12   日子…13   也许…14   空杯…5 白思群   永不回来的风景…16   春雨妩媚…18   且将茶味浸年华…20   闲扯…22 石 城   蛏子鄕思…24   榕树风情…26 永 盛   父亲…28   老鼠与猫…30 吕平义   中秋月…32   迷宫…34   雨…36 吴志良   作别西天的云彩…39   大学新生“洗礼”…41   圣诞又一年…45 吴淑钿   人故如新…47   忠诚何价…49   靑瓜情…51 余君慧   海滩情歌…53 李成俊   纪念两个文化团体…56   萧殷怒焚《创作论》…59   我以我血荐轩辕…62 李鹏翥   记者字耳…65   书似靑山常乱叠…67   笔随意到 情眞有诗——《啓功韵语》读後漫草…69   痛悼严庆澍兄…73 李丽青   冬天裡的玫魂花…76   少年亚底尔斯的烦恼…79 沈尚青   十六的月亮…84   吃…86   悟道记…88 沙 蒙   鸟人…90   待…92 林中英   女人情结…94   心迹留痕…102 林玉凤   刚睡醒时,我丢了眼睛。…104   爱情故事…105 林 朗   从骯髒的中国人所想起的…106 冼为铿   邻家的小女孩…109   恶蚊…111 胡 根   并不遥远的回忆…113   从芦沟到长崎…115 流星子   都市生活…117   算命…119 流 憩   是一枚小小的邮票…121   思想起——济慈…124 徐 敏   澳门新八景随想…127 凌 钝   盛大的寂寞…136   露寒人远鸦相应…138   去年人到今年老…140   万里云罗一雁飞…142 凌 稜   如花二题…144   雨潇潇…146   焚香曲…148   信是有缘…150 凌楚枫   纪念册…152   孙鹏飞   咒駡和爱情…154 梁绍宝   鱼死也爲情…157 陶天权   黑沙滩情怀…158   窗帘的後面…160 陶 里   冬宵幽兰…162   春夜灯语…164   水仙情…166   朦胧月下的沙面…169 淘空了   微妙心语…172   斗室孤旅…174 梯 亚   离(外三章)…176   自白…178 张 裕   澳门的秋天红叶…179 寂 然   女朋友男朋友…182 陆觉鸣   忆丽尼…185 冯少荣   落寞的感觉…190 冯刚毅   偶感和随想…192   名兰颂…193 冯倾城   她的第二次爱情…194   当车子飞过大桥…196 扬 眉   土屋…198 云惟利   小品文三题…200 翔 鹰   马场抒懐…209 苇 鸣   我不想知道…211   抽烟…212   与妹书…215 梦 子   你是个好男人吗?…217   妳是甚么样的女人?…219   夕阳突的笑了…221 齐 思   歷史的因缘…215 齐 疆   知音…226   雨中忆…228 鲁 茂   人生十拍…230 邓景滨   我的一字师…240 刘羡冰   妈妈的幸与不幸…242   我种黑骨芒…245 黎绮华   濠江的雾…250   心画…252 穆凡中   窝头·戏曲…254   淘旧书…257   观衆十怕…259 穆欣欣   二胡…262   附庸风雅…264 澹 人   玩物…266 晓 筠   祝福…268   半凭己力半由天…270 谢小冰   生活就是这样…272 懿 灵   七姐鞋随想…274   懐疑自己…276 後 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