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文学发展程度,体现着这个地区的文化水準和格调。澳门文学近三十年得到长足发展,除了民间的写作人笔耕不辍,也有赖于政府的大力配合。回顾本地琳瑯满目的文学活动和比赛,到一系列文学书籍的出版,不管是作为主办者或贊助者的身份,读者应该会发现澳门基金会(以下简称澳基会)总是没有缺席的。

作为澳门的综合性公共基金会,澳基会在推进文化建设上始终担当着积极推动者、组织者和资助者的角色。在澳门文学的发展路上,「澳门基金会」——这个与本澳文学同步成长的机构,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今天,记者拜访澳基会研究所黄丽莎处长,一同追寻澳基会支持澳门文学发展过程的歷史足迹。

积极扶持 风雨同路

关于文学奖的缘起,据黄处长介绍,澳基会于1984年成立伊始,已致力发展文教、团结社会。及後经歷重组、合併,澳基会逐步确立支持本地科技、教育、文化发展及培育未来人才的宗旨。随着八十年代起澳门当代文学因经济社会的快速成长、自主意识的抬头而逐渐兴盛,至九十年代,澳基会遂积极投放资源以推进文学的发展。1993年基金会与澳门笔会合办两年一度的「澳门文学奖」徵文比赛,并于1995年与澳门日报合办「澳门中学生读後感徵文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九届。两项活动的创立,有助建立澳门的文学形象,也成功鼓动了一群文学爱好者摇起笔桿,让澳门文学的创作队伍不断成长;青年作家的脱颖而出,为文学的长远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当然,澳门文学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与澳门文学界,尤其澳门笔会的支持和投入密不可分。「庆幸的是澳门总有不少文学爱好者在默默耕耘、努力写作,而且这个队伍还日益壮大」。这是澳门文学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一代一代文学人的默默坚持和贡献,澳基会与其他机构举办再多的文学活动也难以成事。

除了「澳门文学奖」和「澳门中学生读後感徵文比赛」之外,黄处长细数澳澳基会所举办的各项文学活动,例如五届的「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借助传媒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和徵稿,鼓励世界各地的华人书写澳门,藉此提升澳门的文化形象与地位;两届的「澳门中篇小说徵稿」,鼓励澳门市民诉说小城故事;九届的「城市文学节」,提升港澳青年品读文学作品和创作的水準,促进两地的文学交流……

只是不同的文学爱好者,对文学比赛都有不同的期许,黄处长强调:「得奖与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各位作者抱守热情,坚持创作,这就是我们基金会举办这些活动的原意。」举办这些文学活动的初衷,正是相信每个人都能写作,也具有感染别人的能力。只要有更多人愿意执笔创作、书写澳门,这对于澳基会而言,便是活动最可贵之处,也是澳门文学价值的所在。

除文学比赛以外,澳基会也积极与澳门或澳门以外地区的机构合作,例如与澳门大学联合开展「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藉着邀请各地着名的文学艺术大家进驻高等院校,锐意创造一个持久的文艺交流管道;还有与香港《明报月刊》等机构合办华文文学讲座及研讨会等各种大型学术活动,皆为澳门文学创设对外交流平臺,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我们希望透过举办这些不同形式、多种面向的活动,能够拉近文学与大众的距离,吸引更多澳门、或澳门以外的市民喜爱澳门文学并参与其中……」

澳基会另一推动本澳文学发展的举措便是其对文学作品出版的支援。仅以基金会策划出版的书籍而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推出了一系列的「澳门文学丛书」、澳门散文选、新诗选、现代诗选、当代剧作选、短篇小说选、年度文学作品选,以及今年即将推出的新一辑「澳门文学丛书」等书籍,让不同地区的读者能一窥澳门文学的真面貌。

澳门需要文学,然而本土文学要得到长足发展,必先立足本土,将本土化叙事提升至书写人类的共同思想与情感,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跨越时空之囿而广为流传。正如黄处长引述吴志良主席的话:「本澳不乏有水平的文学作品,因此,澳基会在未来的出版方向上,会更鼓励本土作者走出去,让更多澳门以外的读者认识本地文坛的力量。而我们与中国内地的作家出版社将携手推出的‘澳门文学丛书’,其意义正正在于此。」

回归後的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澳门文学的发展,这对澳门的文化人、文学人而言任重道远。对此,澳基会乐于参与其中,希望将来能继续与澳门文坛一同推动澳门文学踏上新的里程,为澳门、为文学界做点事,为这城市创作更多的文学作品。

除了澳基会等政府机构提供的外力支援外,澳门文学发展的路上,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群写作人在默默耕耘,孜孜以求。记者特意走访澳门文坛其中三位着名学者和作家,分别是李观鼎教授(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澳门日报副总编)和穆欣欣女士(着名作家),与读者一同分享他们对澳门文学发展、澳基会与澳门文学的关系的想法和见解。

用心培育 成果丰硕

作为澳门文学批评界、文学界甚具代表性的学者,且为歷届「澳门文学奖」总评委的李观鼎教授,一路见证了澳门文学的发展。他认为,总体来说,澳门文学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澳门的作家尽管都是业馀的,但他们佔澳门人口比例不低,创作自由度很高,彼此尊重,相互交流,所以佳作常见。

澳门作家出于对文学的喜爱、对精神方面自我满足的追求,愿意投入艰苦、孤独的创作活动中。这一届「澳门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写了一篇《二百八十天》,描写自己怀孕期间的点点滴滴,完全是真情流露,说明澳门的作者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所以说澳门的文学是很有前途的。如果没有了文学,澳门就不再是一个诗意荡漾的小城了。」李教授如是说。

当然,澳门文学的一路成长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今物质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人欲横流常让心灵忘了本真,而澳门文学这种城市文学,并没有与城市的嬗变紧密联繫,导致很多作品的深度和典型性不够,深刻的社会根源未被开掘。因此,李教授寄语年青人在创作时需多读经典,经典作品是经过歷史的淘汰、沈淀筛选出来的,譬如写戏剧作品必读《莎士比亚》一样。

提及澳门文学的过去和现状,李教授表示澳门文学的自觉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後期。1987年,他与李成俊、李鹏翥、陶里等共同商量成立澳门笔会,「笔会的成立,成为了本澳文学发展、澳门文学形象逐步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九十年代,活跃文坛的还有如林玉凤、冯倾城、谢小冰、黄文辉等青年作家。1993年春始,澳基会负责人主动向澳门笔会提出联合举办「澳门文学奬」的建议,几个月後,第一届「澳门文学奬」在小城隆重举行。自此两年一度的活动绵延二十年至今,一批新生力量如邹家礼、梁淑琪、吕志鹏、黄春年、卢傑桦、梅仲明、郑国伟、禤广瑜、袁绍珊等相继崛起,如今已成为澳门文坛的中坚力量。文学奖的连续举办,既鼓励、激发了文坛前辈的创作热情,更发掘、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

回归前,澳基会力邀李鹏翥、陶裡、汤梅笑等与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专家组成编委会,选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古体诗词、掌故和文学评论在内的共二十部澳门作家的着作,编成一套「澳门文学丛书」正式出版,适时总结那段歷史时期澳门作家的创作成绩,反映当时澳门文学的总体风貌。2012年,澳基会与作家出版社合作,筹划推出新的「澳门文学丛书」,预计首批二十二部作品将于今年推出,这为作家们提供了回顾自己创作成绩的机会;对澳门文学而言,丛书正为回归十五年来本澳文学创作成果作一总结。

就澳基会与澳门文学的这种关系,李教授认为「澳门基金会对澳门文学的推动是有步骤的、有眼光的,对澳门文学的支持是一贯性的、持久性的」。基金会在澳门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了有力而持续的推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和举办文学活动,主动邀约作家出版作品,这一切对于澳门文学建设的意义都非同一般。

对于未来澳门文学的发展方向,他期望澳门的文学界能建立机制,加强对外交流,如中国作家协会、澳门笔会等机构近来举办短期「作家研修班」,获得澳基会的支持,邀请内地一流作家、评论家从理论到实践为澳门文学把脉。这些交流机会将有助刺激更多富有深度的优秀作品出现,这也是推动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相信这也是澳基会所期盼的。

鼓励书写澳门 培养写作人才

在廖子馨女士的眼裡,澳门是一个充满温情、很有人情味的地方,澳门文学是细水长流的,小城生活节奏培养出来的作家不爱你争我夺,只爱静心写作,一切都是「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澳门的「写作人」与别不同之处。

回看澳基会与澳门日报、澳门笔会等机构合办的文学比赛,如自九十年代推出的「澳门文学奖」已届二十年了,培养的人才众多,很多成熟作家都曾参加文学奖,成名後还积极参加比赛。「中学生读後感徵文比赛」举办至今已经十九届,获奖作者的水準虽还没上升到文学创作的水準,更像是作文,但也鼓励了一些得奖的年青人继续创作,继而投身文学奖作者之列。「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初时参赛者大都来自内地,这些内地作家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澳门,感受自然与澳门作家的不一样;这一两届多了本澳作家参与,生于斯、长于斯,以常年生活澳门的体验,从感性的角度书写澳门,自然贴近澳门本土元素。廖女士评价说,「无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市民,澳门基金会在文学推广、促进澳门文学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澳门的文学水平,她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学水準,是看中篇、长篇的小说」。澳门早期没有纯散文的杂志,《澳门日报·镜海版》只有豆腐块大,而且一星期只有一期,难以显示一个城市的文学水平,唯有中、长篇小说才能忠实反映。例如,澳门笔会和基金会合办三年一次的「中篇小说徵稿」已经歷三届七个年头,来自两岸四地的专家评审们也一致认为澳门作者的参赛水平不错。对于只有五十多万人口的澳门而言,有一群本地人愿意投身文学创作,书写五万至十二万字之间的澳门故事,已经很不容易,如此成绩自是值得赞赏了。得奖的小说均会结集出版,至今已出版十三部,其中四部已拍成电影。可见上述这些文学活动的举办,皆为本澳文学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养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澳门小说作家的队伍不断壮大,一些年青小说家有机会推出个人作品集,一些「澳门文学奖」获奖新秀也有机会结集出书,形成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综观澳门本土的文学出版市场,有不少书刊得到澳基会等官方机构的资助拨款支持,让本澳的文学出版能在较少经济压力、可以在不太计较销量的情况下坚持出版方针。

另外,本土文学作品也常被发掘,改编为剧本演出。例如本澳作家邹家礼曾出版多部作品或合集,其中《月黑风高》先于2006年被改编成舞臺剧在澳门文化中心公演两场,并于2011年再被改编成小剧场作品。另一位是首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梁淑琪,她的获奖小说被改编为曾志伟监製的电影《澳门街》其中一段,及後还连续两届在澳门中篇小说中获奖。第三位是本届「澳门文学奖」戏剧组的冠军得主叶玉君,才二十来岁,得奖作品将于明年艺术节以话剧形式搬上舞臺。除此以外,澳门笔会将于本年11月与中国作协合办的「澳门文学研讨会」,重点研讨澳门小说,目前已收集逾百部作品。从质和量而言,均说明瞭澳门的文学作品自有优胜之处。

她坦言,澳门作家多在工馀时间从事创作,难得的是他们能保留文学本质,作品没有被炒作、功利化,也不会过度包装或偏离本性。在澳门写出精彩小说的作家为数不少且日益增加,不同年龄层的作家都在努力累积好的作品,但愿日後澳门小说可以进一步向外推广,把更多的澳门故事向更多读者呈现,尤其是内地的读者,以加深他们对澳门文学的瞭解。「文学只能靠自己,你要是热爱,就坚持创作吧!」她殷切的寄语始终萦绕在记者耳边。

推广澳门文学 出版源源不绝

作为与京、澳两地有着不解情缘的着名作家,穆欣欣女士经歷回归前後的变化,她认为澳门文学在回归以前较注重在这片土地上自给自足,写作人更多是「我写我快乐」,对于何谓「澳门文学」,澳门文学何去何从、发展走向这类问题,未有足够的关注和思考。临近回归,澳门成了世界的焦点,和华文文学界、尤其内地文学界的交流增多,关于「澳门文学」的话题自然浮出水面,促使澳门写作人在「澳门文学」问题上有所思考,看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在回归前的三几年,澳门一些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触及「身份」问题,像廖子馨的小说《奥戈》,主人公奥戈是土生葡人,这是文学作品裡一个独特的形象;奥戈关于自己「身份」的疑问、寻亲的情节缐索,构成了这作品在华文文学裡的独特性, 也带有文学的普遍性,这是「寻根」文学的一种,其字裡行间带有一种乡愁,这与作者自身的华侨经歷息息相关。澳门的移民人口佔的比例不小,本地写作群体中也有不少外来移民,穆欣欣本人也是其中一员,「这或多或少决定了澳门文学天然地带有「寻根」、「乡愁」的色彩,契合澳门这片土地脱离母体日久的状况,比如闻一多《七子之歌》把澳门的离愁别绪写得酣畅淋灕,澳门文学的核心精神也是与此一脉相承的。」

回归後澳门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随之而来的是往日的宁谧和温情逐渐被打破,澳门的写作人敏感地捕捉到这个变化,更多文学作品有了较回归前更开阔的主题和视野。比如邓晓炯的小说《浮城》,即用三个篇章分别写澳门的过去、现在、未来。写澳门的过去,实际是用以和今天的澳门相对照。对往昔岁月的温情回忆,更多见于澳门的散文创作,从中可见澳门人对今天澳门变化的态度。因此,写澳门的变化,是回归後澳门文学的一大特点。其次是写作队伍的壮大。回归前作家们更多是在报纸副刊裡发表作品,当中的年青写作人在回归这十多年裡日趋成熟,同时有更多的「八零後」加入写作群体,他们有自己发表作品的管道——网络,其传播速度及影响範围较平面媒体更快更广。此外,回归後澳门作家不再囿于澳门,其作品可见于台湾、内地,这些都证明回归後的澳门文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走得更远了。

对于澳基会,她相信澳基会一直都是澳门文学发展强而有力的後盾。回归前,澳基会已经开始着手澳门文学出版方面的系统工作。按照文学体裁的分类,分别出版《澳门短篇小说选》、《澳门散文选》、《澳门新诗选》、《澳门当代戏剧作品选》等,还和内地文联出版社推出「澳门文学丛书」,应当说这是澳门作家首次在内地集体亮相,引起不少反响,一改不少人心目中「澳门没有文学的形象」,这是用文学作品来为澳门的形象作正面宣传。值得高兴的是,澳基会一直没有停止支持澳门文学的推广,近期「澳门文学丛书」将与内地的作家出版社、中华文学基金会合作出版,以澳门老中青三代作家的阵容和读者见面,用作品向关心澳门文学发展的朋友展示回归以後澳门文学的水準。这些都说明澳基会不会因为一时或一事来做文学出版的门面工夫,而是二十年如一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澳门文学向前,令人感动。譬如支持举办了十届的澳门文学奖,也是澳基会在这方面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说明註腳。

展望未来,穆欣欣表示,希望澳基会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动澳门文学发展,为澳门写作人提供展示自己创作的平臺。她也希望在如此大规模出版澳门文学作品的同时,宣传和行销双管齐下,借内地专业出版社的力量,让更多的内地读者认识澳门文学,让内地的文学研究者、评论家为澳门文学把脉,使澳门文学更健康地发展,如果此间能够打造出几本畅销的作品,当然更令人兴奋了。

资料来源:《澳门月刊》 2014年7月号 总第210号 p34-39